评中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公平规则才是竞争“靠山”

  人民日报 1月5日 作者:白龙 

  近年来,尽管对于高考、公务员考试的实施细节不乏探讨乃至批评,但大家依然对其寄予厚望,原因就在于人们需要制度提供的职业流动渠道。然而,在近年来的一些热点事件中,人们也时常看到,极少数领导干部越过正常的人事规则,为自己的子女、亲属就业提供便利。同时,这一现象不光存在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在一些非公企业重要岗位的招聘和选拔中,也时有发生。

  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树立规则意识。任何一种向上流动的管道都应该畅通、有规则。不顾规则,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垄断人才向上流动的渠道,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健康,必须坚决予以清除。

  【点评者说】制度存在的意义之一,是让每个个体获得公正的待遇;制度运转,靠的是大家共同遵守;制度为人服务,但不是为了少数人服务——这些基本前提如何重申也不为过。尊重制度与遵守规则需要重归人们的视野,唯此,才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异地高考别拿职业教育做“挡箭牌”

  中国青年报 1月7日 作者:王寿斌

  当前,一些省市推出的“异地高考”方案本该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够平等参加高考及录取,却有意无意地拿“职业教育”当起了挡箭牌。在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尚不尽如人意,职教生源又面临重重危机的当下,这一做法难免被误读为政府在设法为职业教育的生源“救市”。误解的后果,不仅会增加人们对异地高考政策本身的抵制,更会在无形之中使职业教育受到伤害。

  在国家高考继续执行按省市切块分配录取指标的前提下,放开“异地高考”,必然会影响到城市户籍人口的既得利益。但这不能成为放慢改革、阻滞发展的借口。

  【点评者说】在公平“主路”上飞驰的异地高考,突然被人为设障,进入“辅路”行驶。这是达到目的前的暂时迂回,还是有目的地为其“另辟蹊径”?要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先扪心自问:我们究竟为何出发?是为了追求更大范围的教育公平,还是只为了在各方利益间达成暂时的平衡?

孤儿的生命怎能用来为进步埋单

  扬子晚报 1月10日 作者:熊志

  河南兰考袁厉害私人孤儿收养所大火,首先是个生命概念,其次才是制度或体系概念。社会积极反思救济体系的病灶,是为了避免类似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生命是个体的最高主权,只要社会有清晰的风险防范和责任机制,社会进步不必非得凌驾于生命之上。

  不管此次大火之后,孤儿救助体系就此得到了多大程度完善,社会获得了多大的进步空间,请记住,制度的调整,不是在完成一笔以生命权利对换社会进步的交易,而是在偿还制度之弊欠下的罪与罚。这是一场以社会深刻反思改进为终点的赎罪,在这场赎罪中没有值得不值得可言。

  【点评者说】社会进步有时确实是以生命为代价推动的,但这不是常态。不出问题蒙头大睡,出了问题忙着灭火、忙着重新“重视”——当这种后知后觉的社会演进机制通过不断传播进入人们的脑海,对生命的漠视也会随之而来。尽管兰考大火最终唤起了孤儿救助体系完善的步伐,但这个“最终”,实在太沉重。

  (本期点评人:张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