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死在编制里”请注意方法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顾骏

  旁人可以认为年轻人的“理想”卑微得不合时宜,但在批评他们“放弃理想”时,不能无视他们未来的奋斗空间,更不能忘记每个人的人生起点和所设定的初次目标不同。  

  2012年10月中旬,哈尔滨城管局推出457个工勤技能事业编制岗位,面向全国招考,引来大批本科学历应聘者,另有29名应聘者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日前,成功应聘的环卫工人走上清扫保洁作业一线,其中共有7名硕士。

  硕士当环卫工,照例又被媒体炒作了一把,而落聘硕士王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死也要死在编制里”,更引起一片惊呼。有评论者认为如今年轻人为求稳,放弃理想,十分可惜;还有人认为这是学校教育乃至社会出了问题,众说纷纭。调门高低虽有不同,但借几位研究生的选择而抒发“宏大叙事”之论的不少。

  这些说法,初听之下,都有道理,仔细推敲,却站不住脚,而且问题主要都出在思维方法上。举凡探讨社会现象,尤其在关涉到个人行为的宏观意义时,必须注意区分个人特质和社会趋势,不能随便画等号。全国每年毕业那么多硕士生,只因为有29位报名应聘环卫工人,其中一位说了“死在编制里”,就推断现在年轻人放弃了理想,学校教育出了问题,是不是过于草率了?那么,是不是只要选秀节目中出现了博士,全中国的读书人就都成了“娱乐至死”呢?

  对于那些为事业编制而选择当环卫工人的硕士,不能简单视之为“放弃理想”,更不能认为他们“堕落”了。因为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同学历没有直接关联,学历较高,未必志向更高。

  在今天的大学里,无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生中,都有为进入大城市,谋一个职位而来的。如果按照某些人树立的标杆,这样的目标都够不上“理想”的话,那也正好证明他们没有“放弃理想”,因为人不能放弃从来不曾拥有过的东西。

  也许旁人可以认为他们的“理想”卑微得不合时宜,但在批评他们“放弃理想”时,不能无视他们未来的奋斗空间,更不能忘记每个人的人生起点和所设定的初次目标不同。就像一个因过度肥胖而立志减肥的人,不能因为另一个骨瘦如柴的人立志先“丰满”起来,而说她没有“理想”一样。

  再退一步讲,即便有硕士愿意单为一个安稳而宁可“死在编制里”,这样的选择也属于他们的权利。人与人不一样,有人愿意为精神追求而清贫一生,有人为成功不惜冒险,有人安享小康而不思进取,甚至还有人于陋室之中无所事事尚且悠然自得,这就是生活常态。人各有志,用“放弃理想”这样宏大的理由加以褒贬,难免有强加于人之嫌。任何人都没有义务按照别人的标准过自己的日子。

  因此,将一代人“放弃理想”的子虚乌有的责任,加在几个硕士的头上,随便推断“如果全国人都这样,便会怎样”,更像是批评者为了同自己过不去而专门设计的一个悖论:因为既然已经“放弃理想”,他们何以还能认同自己有天下之担当?

  中国社会正处于多样化的进程之中,群体越来越多。不但群体间差异越来越大,每个群体内部早已形成更细微的分层,不再是铁板一块。某个人这么选择,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也会有同样选择,更有可能的是多得多的人没有这么选择。想明白这一点,面对类似“研究生当环卫工人”的消息,心态就会多一分平和。除非研究生报考环卫工人像公务员考试那样高烧不退,否则担的哪门子心?

  真的对研究生职业取向和人生志向感兴趣的人,可以将这29个研究生作为个案,好好研究研究,可能会发现远比“死在编制里”更多的理由。不过,要想说明中国当下研究生的整体状况和高等教育的成效,仅有这几份个案是不够的,结论不具有代表性。要拿到学术会议上宣读,肯定会贻笑大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