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普育 平民情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生在上舞蹈课 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 学生在花园画画 学生在经典的润泽中学习 温瀛士 (1895-1960),字阆仙,天津宜兴埠人。1919年任民立第五小学校长,1925年起任天津县教育局代理视学和天津市三区教育委员、督学。1930年9月创办普育私立女子小学(后更名为私立士范小学),任校长至1950年9月。他一生从教40余年,以弘扬普育办学精神为己任。其子孙辈有9人从教,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 所办普育学校学生合影

  20世纪初,出身农家的温瀛士在天津宜兴埠创办普育学校,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普育学校在天津市“恢复历史名校”工程的支持下重获新生,继承和发扬百年前的平民教育思想,成为当地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典范。

  ■本报记者 高靓

  穿过宜兴埠散落的平房和拆迁工地,一座简约、现代的校园映入眼帘。走进校门,最显眼的莫过于教室窗户上一张张洋溢着灿烂笑容的学生照片。这是一所让孩子们感到幸福和温暖的学校。“普育学校”,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校名背后,是跨越几十年的几代教育者对教育公平的身体力行。

  现今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的前身是爱国教育家温瀛士创办于1930年的“普育女学校”。2008年,在天津市“恢复历史名校”工程和宜兴埠人士白少良先生的帮助下,普育学校重获新生。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接过“普育”接力棒的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努力梳理着普育精神与时代发展、人民需求一致的发展轨迹,肩负着以普育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课题。

  筚路蓝缕创建普育

  有一天,我去学校看姐姐,在校园里遇到温校长。他摸摸我的头,问我想不想念书,就这样把我招进了普育学校。

  20世纪初的中国,山河破碎,家园沦陷。无数仁人志士,为唤起国人的警醒,主张废除科举,倡导新政,走上教育救国之路。这一时期众多爱国教育家中,有一位关注平民教育、以普育精神在天津宜兴埠地区办学的杰出教育家温瀛士。

  温瀛士,字阆仙,生于1895年。祖父温启元、父亲温桂森均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温瀛士12岁进入宜兴埠民立第五小学读书,后入天津府中等农业学堂。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18岁的温瀛士中学毕业后,回到民立第五小学当教师。

  温瀛士年轻时非常有志气,充满了激情与理想。身为教员的他,每天上、下午各上4节课。下课后,匆匆吃罢晚饭又赶忙进城,到劝学所主办的师范单级教学班进修,回到家中已是深夜。进修期间,温瀛士风雨无阻,从未缺课,在结业考试中一举拔得“头筹”,取得了教书的资格。由于工作出色,他在24岁便被任命为民立第五小学的校长。

  这位年轻的校长把追求教育的普惠性、提倡男女教育机会均等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为帮助更多的农家孩子就学,温瀛士减免学杂费,想方设法提供帮助。1929年7月,温瀛士为让更多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筹划将村中的娘娘庙改为校舍,因遭反对愤而辞职。然而,他并未放弃自己的教育理想。经过艰苦努力,1930年9月,温瀛士创办的普育女学校开门招生。

  为了这所乡村小学,温瀛士常年为两件事奔波:一件是为学校筹款,一件是招聘教师。普育学校虽然地处城郊,但是聘请的教师都是具有专业素养的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教师不多,但教学水平都很高,都是有过多年从教经验的老教师。教学课程是全课,有国文、书法、算术、外语、修身、常识、自然、音乐、体育、劳动等课程。鉴于普育学校的声誉,宜兴埠附近人家纷纷把女孩送来读书。

  女校本来不招收男生,但是温瀛士却不为陈规所束。普育学校的第一个男生就是后来成为化学专家、曾任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苏宝琮。苏宝琮老人回忆说:“有一天,我去学校看姐姐,在校园里遇到温校长。他摸摸我的头,问我想不想念书,就这样把我招进了普育学校。”

  第一个男生的到来,反映了温瀛士的民主进步思想,更反映出他对“普育”二字的践行。“普”,即普世和普及;“育”,即教育、培育。温瀛士办学的目的,就是让当地百姓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

  为了满足更多孩子的入学要求,1933年,温瀛士将普育女学校改名为普育学校,又在1936年更名为私立士范小学,正式招收男生入学,在校生最多时曾达到300多人。

  作为一所私立学校,普育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靠向社会各界募集和学生的学杂费来维持。当时,每学期的学费是折合成小米来计算的,每个学生多则一百余斤,少则三五十斤。但是,在温瀛士的学校里,将近1/3是免费生。温瀛士对困难家庭的学生还给予补助,帮助不少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

  据宜兴埠的老人们回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温瀛士都是靠自己微薄的薪金供养全家,平时穿的是洗得发白的中式服装,吃的多是饽饽咸菜就白开水,只有遇有学生在全县会考得了好名次这样的高兴事才稍加改善,也不过是加一包花生米。

  平民教育也要一流

  当时,60分是各个学校通用的及格线,但温瀛士的学生要达到70分才算及格。他这样做,为的是激励自己的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女生,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知识。

  “勤劳真实”,是温瀛士当年亲自题写的校训。这四个字,朴实无华,却把育人的目标说得很透彻。作为一所面向当地普通百姓的学校,培养出的人应该勤奋、辛劳,又追求本真、务实。温瀛士就是要学生“勤劳做事,真实做人”,要保持“勤奋劳作的姿态,要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困难,不断超越自己,永不停步”;要“真做事,办真事,办真实教育,育真人”。

  然而,平民教育并不等于平庸,更不等于低质量。普育学校在创办之初,就设计校旗、制作校徽、统一校服、教唱校歌,让学生有一种由衷的自豪之情和责任意识。

  “冬穿青,夏穿白”,是温瀛士对普育学校学生校服的规定,他常告诫学生:“穿衣服不怕破,不怕补丁,但是穿出来得整洁。”上下学时,学生都要排着队进出学校。学校门口有人执勤,衣冠不整不得进入。

  温瀛士还要求学生每天早睡早起,先刷牙后洗脸,运动过后再吃饭。他十分重视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引导他们热爱科学。他亲自教学生唱健康向上的歌曲。校园内外,常常能听到稚嫩的童声唱起《背着书包上学去》、《早睡早起身体好》、《茶树青青生嫩芽》、《母鸡下蛋》等朗朗上口的儿歌。

  温瀛士对学生的“爱”在宜兴埠地区家喻户晓,而他的“严”也是出名的。从严治校是温瀛士的基本办学理念。当时,60分是各个学校通用的及格线,但是大家都知道,温瀛士的学生要达到70分才算及格。他这样做,为的是激励自己的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女生,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知识。

  普育学校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

  普育学校每周一早上要召开周会,宣读孙中山遗嘱,读完后讲一些政治时事,如北伐、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五四”运动、五卅惨案、“九一八”事变等,让每个学生都懂得爱国。教唱的歌曲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和《满江红》。学校专设有修身课,讲做人的道理和“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典故,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教育学生自强不息、团结互助。校长还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写后挂在墙上教育学生。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虽然是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普育学校仍然孕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材。新中国首批外交官之一温朋久,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化学专家苏宝琮,著名经济学家、人口理论家杨学通,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温广义,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语言学家林松年等,都有在普育学校学习的经历。

  1948年9月,温瀛士的长孙、6岁的温家宝也进入已更名为“士范”的普育学校就读,后因校舍被国民党军队烧毁,翌年秋到城里火神庙小学(后更名为鼓楼西小学)求学,因成绩优秀被准直上三年级,并在小学毕业时顺利考上了每校仅一个名额的南开中学。

  世代相传心系教育

  温瀛士在自传中写道:“我对弟弟、子女的入学希望是为了使他们进入教育工作,不求做官发财,因为教育是救国的根本大计。后他们开始服务,大多数都是教育工作,今天还是那样。”

  1948年12月27日,平津战役中的国民党守军以“扫除射界”为名,纵火焚烧宜兴埠等津郊13村,致使7800多户3.8万多人无家可归。温瀛士在宜兴埠温家胡同二号的家连同他亲手创办的学校全部葬身火海。

  眼看倾注心血的学校化为灰烬,温瀛士起初每天用毛笔追写学校被烧的物品清单,以发泄悲愤。但是,他很快振作起来。在一家老小尚且居无定所的艰苦条件下,他一边安排学生继续学业,一边重请校董、筹集经费、修造桌椅,为复学各处奔走。村中杨家下场仓库和温瀛士家中烧剩的一间仓房都曾作为士范小学的校舍。简陋的教室里,依然回响着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当时,这所学校有教室3间,学生97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传真每日     下一篇:多彩教育让每个花朵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