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普育 平民情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中国成立后,温瀛士将士范小学交给了政府,随后并入宜兴埠第十八小学,改为公办。温瀛士先后在天津市私立建华中学和慈铎中学任教,1952年8月后任教崇化中学,直至病逝。从1913年2月至1960年2月,温瀛士从教47年,任小学校长33年,为国家培育了成千上万的人才。

  温瀛士不仅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近代教育,而且以其“兼济天下”的责任意识和感召力创造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温瀛士的8个子女中有7位从事过教育工作。长子温刚和杨秀安夫妇及三女儿温克让,从教40余年;大女儿温克勤、六女儿温克良从教30余年,他们都为教育事业默默耕耘,奉献一生。

  1955年,温瀛士在自传中写道:“我对弟弟、子女的入学希望是为了使他们进入教育工作,不求做官发财,因为教育是救国的根本大计。后他们开始服务,大多数都是教育工作,今天还是那样。”

  温瀛士一家几代投身教育,至今受到宜兴埠父老乡亲的赞誉。而普育精神的感召力,不仅仅是一种家族传承,更是感召了几代人,乃至整个宜兴埠地区。

  许是历史的巧合,在温瀛士亲手创办的士范小学被烧毁整整一个甲子后,天津市“恢复历史名校”工程启动,在天津万顺商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宜兴埠走出的实业家白少良先生的资助下,一所占地近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的普育学校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白墙灰瓦的校舍设计,延续着宜兴埠地区运河文化的历史,而醒目的校训“勤劳真实”,则意味着普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恢复名校传承精神

  普育学校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敞开了大门——只要“五证齐全”,就可以入学读书。目前,普育学校服务着宜兴埠地区的普通老百姓,其中流动儿童占将近45%,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平民学校”。 

  校长梁峰说,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普育精神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普惠民众,育成良才”。这个理念既吸取了“普育”之中普适、普及的意思,也融合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成才标准。

  对于“勤劳真实”的校训,梁峰对它的理解是,“用心做事,愿付辛苦;老实做人,以诚相待”。他解释说,对于教师,勤劳真实是“用心教书”——为学生服务贵在用心,用心就要求教师提升教育理念、提高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对于学生,勤劳真实是就是要“用心读书,真诚做人”——让孩子们专心致志地勤奋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学会研究性学习,学会动手动脑,做创新型人才,将做人作为学生发展第一目标,做人要真率、诚挚。

  “普育学校是历史名校,又是现代化学校,面对时代的要求,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为‘身心健康,志趣高雅,成绩优良,能服务,有责任的中国人’。”梁峰解释说,“其中,‘身心健康,志趣高雅,成绩优良’是良才的内涵,是人全面发展的要求;‘能服务,有责任’是对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备素质;‘中国人’,首先要做人,更要做堂堂正正的有爱国情怀,服务祖国的中国人。”

  其实,校舍刚建成时,宜兴埠的老百姓纷纷议论:“这样好的条件,会不会是一所贵族学校”?面对恢复百年名校的使命,也曾有教育界人士提出,“是否要面向全区选拔最好的学生和教师”?

  然而,看到刻在墙壁上的“普育”二字,联想到温瀛士老先生创办平民教育的初衷,北辰区教育局和学校一致决定:“要让新的普育学校为宜兴埠的老百姓服务,在招生上严格实行就近入学!”

  今天的宜兴埠地区,正值城镇化发展的高峰,聚集着不少征地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口。普育学校和北辰区所有学校一样,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敞开了大门——只要“五证齐全”,就可以入学读书。目前,普育学校服务着宜兴埠地区的普通老百姓,其中流动儿童占将近45%,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平民学校”。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教育者的精神,力争办天津一流的平民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普育学校虽然是“天津市历史名校”,但建校之初所有任课教师中没有一位是区级名特优或骨干教师,3年连续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58人,占任课教师的56%。在普育精神的激励下,短短3年时间,普育学校从没有一名区级骨干教师发展到骨干教师拥有量突破全区平均数,教师在全国、市、区级各级各类比赛中有63人次获奖。

  “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我们理解的‘平民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了每个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为每个孩子提供发展机会的教育,是多元整合的融通教育,是一种集传统、现代、中西结合的教育。”梁峰说。

  “雅园产生雅意,大气成就大器”。置身于普育学校,你会发现无论是教室里、走廊上、楼梯角,总会有开架的图书相伴,这些丰富多彩的书籍让孩子们可以在课间随手取来细细品读。阆仙文苑、阅读大厅、万顺书院、教工书吧,简约的装饰映衬着满目的书籍,随意取一本书凭窗坐下,慢慢品读,哪怕什么也不做,就静静地让思绪飘到很远的地方。

  校园中,还有一片学生的“开心农场”:一块约5亩地的学生实践基地,为当今远离劳动的孩子们提供一处开心的实践乐园。学生们在各自的试验田里种植着瓜果蔬菜,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猪、鹅、羊、兔、孔雀等小动物,也是学生们照顾的对象和伙伴。开心农场使学生学会了关心爱护他人,懂得了珍惜粮食,体会到了收获成功的满足,更使他们在体验中获得了快乐。

  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在每周开设两节课的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有的还被主课挪用或挤占。但是,在普育学校,兴趣活动远远不止两节课。教师们开拓思路,创新活动载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校本核心课程,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拓展培训项目,不断丰富活动内涵。

  结合学生家长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周末经常加班、孩子无人看管的现实,普育学校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班活动延伸到周六、周日。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宜兴埠乡土特色的武术、京东大鼓、农民画、剪纸、十字绣、京剧脸谱、插花等活动,已经成为普育学校品牌校本课程。京东大鼓正宗传人郝德宝和郭世阳先生、世界吉尼斯花毽纪录保持者穆丹、武术家何凤阳、民间剪纸艺术家赵德宝老师、农民画家陈金元等先后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课。

  为了丰富活动载体,学校还增设跆拳道、围棋、篮球、插花、快板、相声、航模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培训班。每周末免费为学校560多名体育、艺术特长生进行培训,为家庭生活困难的好苗子提供免费接受优质教育培训的机会。孩子们的选择面宽了,视野开阔了,兴趣广泛了,也变得自信了。

  从平民教育中走出的普育学校,十分注重同当地社区的紧密联系。梁峰在接任校长后,曾不止一次走访附近社区,发掘宜兴埠当地文化,邀请民间“高手”来学校向学生传授技艺。同时,学校也将文化资源无私地向社区居民开放。每逢周末,普育学校的标准足球场上,总会活跃着一群矫健的身影,他们中有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有征地上楼的农民,也有做小生意的外来人员,开放的体育设施唤回了当地几近消失的足球运动传统。

  回首百年,“普育”的沧桑历史见证了天津近代教育的发展变迁。普育学校的重建,既是顺乎民意、泽被后人的事业,又是对宜兴埠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缅怀。传承普育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普育学校将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迈出更新的步伐,谱写出更美的篇章。

  (感谢普育学校校长梁峰对本文的贡献)

  (本版图片均为普育学校提供的资料图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传真每日     下一篇:多彩教育让每个花朵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