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式学习中发展学习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合作探究 CFP供图

  开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极致的自己”,这不仅是教育的理想追求,而且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

  ■徐德培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总和。学习力的强弱,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知识运用、创新能力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每一个生命都有特殊的潜能,而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唤醒每一个孩子,开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极致的自己”。这不仅是教育的理想追求,而且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

  发展学生的学习力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探究式学习方法是课程改革中发展学习力的一种尝试。它把“舞台”中央的位置让给了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为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充分掌握学习活动、充分了解学习过程、真正体验学习乐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学生的学习力在其中将得到迅速发展。

  持久的学习动力来自探究式学习的实践过程。青少年活泼好动,好追根求源,好揭开谜底,好问为什么,这些都是构成学习动力的可贵资源。但稳固的、持久的学习动力,必须在有生命活力的尝试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初始兴趣”是比较肤浅和脆弱的,我们需要借此引导他们“欢蹦乱跳”地奔向知识的海洋。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时产生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产生了内在的学习需求。当学习成了辛苦并快乐的事情,成了生活的重要内容,厌学情绪就会远离校园。

  孕育着创造力的学习能力在探究过程中迅速提高。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产品”是人,它不适合工业发展的思想与模式。工业强调标准化、批量化、模式化,同一批产品不允许存在丝毫差别。而教育恰恰需要的是个性化,开发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潜能,这是产生创造力的基础。“满堂灌”往往忽略了个性化差异,更可怕的是会养成学生的依赖习惯,销蚀学生的自信,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学生的灵气与创造力。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践探究过程,共享成功喜悦。这一过程体现了学习的本质,实现了习得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创造力是学习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是学习能力中的“生殖能力”。创造力与创新意识、知识积累密切相关。在中国式家庭,孩子自小要遭受数以万计的“不准”、“不许”、“不能”、“不该”等限制词句的打击,成人的“经验”逐渐强加给孩子并成为浇灭孩子创新“火苗”的思维惯性。一般来说,创新意识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创造力的巅峰往往出现在20岁至35岁。要发展创造力,最要紧的是制止或减慢人的创新意识的衰减。父母要坚决打破禁锢孩子想象与创新的藩篱,教师要切实树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习毅力在探究过程中得以增强。毅力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学习毅力和人的其他重要品质一样,不是生来就有的,必须在学习活动中培养。

  困难是培养毅力的土壤。探究式学习全靠自己去发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前行,学生的学习毅力自然就增强了。

  自信是毅力的“精神基础”。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增添了他们的自信心,奠定了学习毅力的“精神基础”。

  成功体验是毅力的“催长素”。得来不易的收获会引发大家的成就感。成功体验会凝聚人心,激发斗志,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更强的学习欲望,使学习毅力得以“催长”。

  顽强的学习毅力,不是一夜铸就的。反复在学习活动中锤炼,不断在积极心理下“催长”,学习毅力终究会内化为人的性格,固化为人的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国际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