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艺术的阳光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除了专业学校,厦门其他学校也充分尊重和珍惜孩子们的艺术天赋,为他们将来走向高雅的专业艺术殿堂架起桥梁。如厦门六中办了一个特招班,把艺术方面具有特长的孩子们招进来,加以特别的培养。特招班连续几年都有学生考入全国一流的专业院校。

  拓展与升华:结合地方文化传承民间艺术

  2012年1月,厦门古宅小学的22名农村娃儿,以竖笛演奏《草蜢弄鸡公》从114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魅力校园——全国春节联欢晚会”金奖。《草蜢弄鸡公》是由取材于农村生活的闽南童谣改编成的曲目,为了更好地展现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表演中又添加了舞蹈和队列变化。

  古宅小学只有180名学生,但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竖笛作为器乐队的主要乐器,使这所小学校的节目走向了各级大舞台。器乐队成立后,于2008年7月在厦门广电中心参加厦门市首届农民艺术节系列活动颁奖晚会,之后便开始崭露头角。紧接着参加第十届福建省音舞节比赛,就荣获表演银奖、节目铜奖的好成绩。现在新圩镇有三张文化名片,它们分别是新圩“汉子”表演的拍胸舞,新圩“嫂子”的原生态歌曲,以及以古宅小学器乐队为代表的“新圩孩子”。

  近年来,厦门市在中小学开展民间乡土艺术进校园活动。积极引入社会艺术资源为中小学艺术教育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开发和引进闽南童谣、地方戏曲、南音、书法、雕塑、软陶、纸艺等活动,聘请民间乡土艺人到学校上课,与高水平艺术团体和艺术教育专家建立密切联系,活跃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

  2012年7月,在“第七届艺教之星全国师生书画大赛”上,翔安区蔡厝小学农民画培训基地的叶煌达凭借农民画《支援灾区去》,一举获得金奖,和叶煌达一起参赛的21位小画家也为厦门市争得了荣誉,共捧回1个团体金奖和21项个人金奖。蔡厝小学农民画培训基地成立于2009年11月,聘请市级非遗传承人梁金城为培训教师,开班传授民间绘画技艺。除了对学员免除全额学费,更提供一切培训所需的笔墨纸砚。3年来,培训班共接收学员近200人,学员累计获得20多个国际金奖、40多个全国金奖,保持年年有“国家级金奖”的纪录。

  厦门翔安艺术教育最让人们心动的地方,是他们对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闽南乡土艺术的坚守。翔安内厝中心小学的掌中木偶戏,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情趣横溢,激起了孩子们浓郁的兴趣。翠英小学的剪纸、钟宅小学畲苗越剧队、海沧延奎小学的二胡和笛子,这些曾经被边缘化了的乡土艺术,现在依然是孩子们喜爱的奇葩。

  闽南话是世界上古老的语言之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厦门马巷中心小学作为闽南童谣传唱基地,致力于继承创新代代相传的闽南童谣,点亮童心。学校发动教师、学生和家长收集整理与闽南童谣相关的图片、文本、影视和电子资料,汇编百首闽南童谣《咱厝的囝仔歌》,并作为福建省地方校本课程系列,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学校原创闽南童谣剧《棋乐》及闽南童谣歌伴舞《月娘月光光》、《大瓦厝》多次获奖。

  走进厦门第九幼儿园,恰似走进闽南艺术的长廊,而观看孩子们的表演,你更可以由衷地感受到:厦门艺术教育的起步就是从这些可爱的娃娃开始的。第九幼儿园园长葛晓英说,闽南文化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深深植根在民众之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内容上的无比丰富性和表现形式上摇曳多姿的情趣性,经过精心的选取、改造,甚至重新创作之后,很适合幼儿的审美心理和表演诉求。

  回归本质:艺术教育观念在变

  在厦门新圩中学的探索,让人们认识到,艺术的舞台不只属于那些天赋较好的孩子,艺术的本质是生活的反映,人人都能参与。新圩中学距厦门中心城区约40公里。学校所在的新圩古镇地处山区,悠久的历史、古朴的民风,沉淀了拍胸舞、高甲戏等大批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这所学校是厦门“素质教育舞蹈”的最早试验点。当年,学校选定两个班的学生,他们都是从没接受过任何舞蹈专业训练的山里娃,班里也没有招收任何“特长生”,课题组从他们教起,希望由此检验探索“素质教育舞蹈”的可行性。

  这些山里娃经过半年学习后,在公开课上的表现让专家惊叹。在课上,大家没有看到常规的压腿、劈叉、小跳等舞蹈训练动作,也没有看到事前编排好的舞蹈节目。参与汇报的两个班学生在“神奇的线”和“跳绳”两堂新课中,经由教师引导带动,在简单的游戏中感受肢体语言的魅力,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这些山区孩子用自创的舞蹈博得了观众阵阵喝彩。 

  在舞蹈师资培训班上,舞蹈教育家潘志涛教授感慨地说:“我本人从12岁进北京舞蹈学院,到现在67岁,什么舞蹈课都上过,但学习所用的教材主要是沿袭苏联留下的培养专业舞蹈演员的教材。这种教育确实培养出了大量的舞蹈人才,但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舞蹈模式,已经无法适应21世纪面向大众的舞蹈教育,我们希望看到新的舞蹈教育模式不断推广。”

  新圩中学校长林东荣自豪地说,两个班学生在学习舞蹈课后,变化很大,山里娃的那种羞涩全不见了。新圩中学试点中出现的亮点,让教育部门意识到了将该项目推而广之的可能性。2011年年底,由厦门市教育局主办的首期“素质教育舞蹈课师资培训班”开班,近60名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他们将作为“种子”教师,在所在的学校开设“素质教育舞蹈”课程。厦门市教育局对试点工作将及时总结,分批开展,从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及职业学校分几个层次进一步试点。

  在厦门,大家意识到,艺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教授艺术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教育,而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艺术和人文素质的人文教育,它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和人性。艺术教育不是仅仅培养艺术家,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人潜在的艺术能力,为孩子将来成为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奠定基础。

  厦门集美轻工业学校的素描、雕塑,紧紧与学校培养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加强美术专业的建设,认真制定《美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不断调整、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与时俱进,培养了大批能够用美术设计来创造财富的实用型美术人才。而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则通过舞蹈、音乐来培养学生气质,为学生职业生涯注入艺术的气息。

  深度融合:艺术教育促德育智育

  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美是人格和谐的主旋律,艺术教育对于青少年精神世界、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有着不可取代的教育作用。以厦门一中为例,学校大力推进审美教育,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列入学校发展的各项计划中。学校确立了“以美启智、以美引善、以美健体、立美育人,以美的规律塑造和培养人”的理念。

  在厦门一中,针对社会上各种传播媒体所充斥的格调低下的影视作品对学生的消极影响,语文组老师开设的影视欣赏选修课深受学生的欢迎,每到活动时间,多媒体教室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自觉抵制烂俗乏味的影视作品,大大地提高了艺术品味和鉴赏水平。数十年来一直开设的书法课,是厦门一中的特色课之一,这项课让学生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启智功能、审美功能和健康功能。

  艺术教育中的德育过程具有形象性。音乐和美术本身分别属于听觉和视觉的艺术,它们都是以生动、鲜明、活泼的具体艺术形象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来认知、想象和理解作品主题形象,加强内在情感体验,使学生分清美丑,懂得是非,在揭示艺术形象的同时也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如厦门马巷中心小学的闽南童谣的歌词:“未学走,先学飞”,是闽南方言里的一句育人哲理,它告诉学生不管从事什么,根基一定要打牢。而童谣《不识字文字真是惨》,不但有其独特的韵律美,还蕴含着生活情景、做人道理、简单哲理等。

  艺术教育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艺术教育培养审美能力,使人对事物产生积极接近、热衷探索的态度。高雅音乐进课堂,艺术教育课程化,艺术社团精品化等措施,已经成为全市所有中小学办学的规范。这些规范,在悄然改变着厦门学生的气质。学生一言一行,都折射着阳光、进取、求美。

  艺术教育也在悄然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模式。艺术教育较注重创设良好的氛围与环境,重视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轻松、主动、愉快地学习,实施“寓教于乐”的教学,使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得。如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听音乐、讲故事、看画面、做游戏、歌表演等方式创设浓郁的艺术氛围;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欣赏精美的范作、分析作品艺术形象、指导学生雕刻和剪纸、教学时播放轻松的音乐等方式,一方面创设教学情境,一方面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生技能。

  人们一般都会认为:科学思维属于逻辑思维,主要用左半脑;音乐思维属于形象思维,主要用右半脑。这一左一右,似乎是两码事。然而,李政道博士却形象地比喻:“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事实上,古往今来有不少科学家都有着精深的音乐修养,科学和音乐两方面的才能都兼而有之。在厦门外国语学校交响乐团的乐手中,不乏福建省高考理科榜首、全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等优秀毕业生。当问及学生忙于“吹拉弹唱”,如何保证学习成绩时,校长赵继蓉说,我们靠的是素质教育,靠的是提高效率,而不是死读书。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厦门制定了严格的减负措施,孩子花很多时间在艺术学习上,高考成绩肯定会受影响。但事实上,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高考成绩也得到了保证,厦门连续15年高考成绩在福建省名列前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