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不再“失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姜乃强

  行业特色型大学,当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复存在,与行业部门的联系变得松散时,如何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在日前于北京举行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发展论坛上,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行业特色大学面临定位新挑战

  曾经的特色,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调整转型后发生了变化。特色型大学与原行业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不复存在,原行业部门不再提供资金支持,他们之间联系也变得松散。一些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部门的沟通渠道和机制淡化,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也趋于模糊。

  消除部门办学的弊端,整合全国的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在实践中逐渐显现。体制调整之后,固有的行业壁垒被打破,传统的学科领域开始面临来自综合大学的挑战与竞争,探索和开创新的学科生长点成为迫切任务,但向弱势领域拓展又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何处理继续强化传统学科优势与拓展新学科领域的关系,成为这些院校发展的难点。

  从单科性到多科性,一些行业特色型大学盲目追求高层次、大规模、全学科,向综合性多学科大学发展,特色专业招生规模比例下降。多科化、去行业化的趋势,削弱了自身的特色优势。对于行业特色型大学而言,“依托行业而产生、服务行业而发展”的基本格局面临着挑战,大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行业的支撑与服务功能亟待重新定位。

  与行业企业渐行渐远弊端显现

  过去,行业性院校大多学科设置单一,办学视野相对狭窄,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只针对本行业的需求,很少考虑大学在社会上应该发挥的作用。同时,办学管理中行政色彩较重,通常“管得过死”。从宏观上看,由于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引起学科的大量重复设置以及科技平台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相对低下。

  如今,如何调整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使之既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成为一个现实问题。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走“多科性特色型”发展模式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盲目求大求全既不现实也不客观。但由于资源分配中的规模聚集效应、政策导向的单一化、评估排行中的简单相加、社会舆论中的综合崇拜趋向等,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自主定位和特色之路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特色发展路在何方

  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学科面比较窄的原因处于明显劣势,一些大学被迫走综合化道路,在学科建设上大量扩展新学科,求大求全。许多在传统学科方面有明显优势的学校,开始进军非主流学科和专业,向综合大学迈进,其结果必然是邯郸学步。

  针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国家层面、主管部门层面还是学校本身,都意识到必须加强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实现协同创新。2011年,教育部推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由高校会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产业部门组建协同创新体。但从合作情况看,在大学与行业合作方面仍然存在学校一头热的局面。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认为,究其原因是大学与行业的共赢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多样化和特色化的中坚力量,应以崭新的姿态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战略体系中占据突出位置,而不应回到部门办学的老路。为此,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专业性与通用性的结合,要在大学的工作室和实验室里,探索那些在当下行业产业技术上尚未应用的领域,鸟瞰行业产业发展。

  “依托服务是大学与行业互相支撑的初级阶段,而实现对行业的引领与超越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较高水平。”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这样认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免费师范毕业生供需见面     下一篇:信息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