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消费引信贷风险谁来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付业兴 绘

  ■本报记者 俞水

  □事件回放

  武汉有大学生通过办理小额贷款购买新上市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因逾期未还贷款背上信用污点,引起社会热议。

  小额贷款走进大学生生活

  近日,武汉的一名大学生致信某媒体,称自己为了在情人节给女友买iPhone5手机,在商场办理了分期付款,首付2000元,12个月还清,每月还399元。因为没有控制好消费,他担心没有办法还款,留下不良信用记录。

  有媒体采访了消费金融服务供应商——捷信中国,称该公司近期做过粗略统计: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2万多名武汉大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额度超过1.6亿元。

  记者联系到了捷信中国,该公司有关人员表示,该媒体披露的这个数据不属实,他们并不知道这样的数据出自何处。不过,捷信中国表示,其目标客户为18至55岁的持有中国大陆居民身份证的人士,主要群体为农民、工人、白领、个体工商户等,18周岁以上的大学生确实属于他们的客户范围。该公司对于大学生群体客户的特点是这样描述的:渴望新潮数码产品、不愿等待和存钱、对商品分期付款尤为感兴趣等。

  记者还在捷信中国的网站上看到,此种分期付款不要求申请者提供担保或者抵押物,客户在与捷信有合作的商店选购耐用消费品(如手机、电脑、摩托车等)时,可以在店内直接申请此商品的分期付款服务。捷信的工作人员表示,大学生主要购买的是手机、手提电脑等物品,购买时需要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可申请的额度与其他客户一样,在540元至10000元之间。

  对于致信媒体的大学生所担心的信用记录问题,捷信公司的相关人士表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所有申请这种消费金融服务的客户信息他们都会上报相关金融机构。

  麦肯锡等研究机构报告显示,消费贷款正日渐为中国年轻一族接受,成为他们购买实用电子产品的支付新选择。

  信贷行为引发的风险引关注

  家住东北的林先生对大学生贷款买如此高档的手机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这些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大学生是在盲目攀比、跟风消费。“如果出现无法还款的情况,还不是需要通过‘啃老’来填补亏空,把风险转嫁到父母身上”。

  更多质疑针对的是为学生提供这种消费金融服务的商家,认为其有诱导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大学生进行消费的嫌疑,是一种不道德的商业营销行为。

  一些家长也对此表示担心。女儿在香港读大学的王女士向记者表示,如果女儿面临无法还贷的情况,她一定会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如果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很可能会对孩子的就业、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

  其实,这种大学生信贷行为可能引发的风险,早已引起了社会的注意。

  2005年前后,各银行疯狂为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到高校“圈地”,引起社会广泛质疑。2009年7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必须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因此,争相发卡给学生的“盛况”不再,一些银行还暂停了这项业务的办理。

  相比银行的贷款服务,消费金融服务还是新兴事物。2009年5月,中国银监会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4个城市率先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银监会起草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只对这项创新业务的注册资本、出资人的准入条件等进行了规范。对于这种消费金融供应商向大学生提供的服务,相关部门并没有做出规定。

  从小养成理性消费习惯和正确理财观念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应尽快规范大学生进行消费贷款的额度和程序,例如规定需要在监护人知晓、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为大学生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等,以避免过度消费。

  不过,也有一些人士认为,当前,小额贷款为在校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提前使用“信用”的现象已经成为事实,不应一味强调为大学生创造真空环境,年满18岁的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日后走向社会也很可能会有贷款行为,他们应该学会对自己的消费选择负责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认为,对于大学生的这种信贷行为,不能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一些学生选择贷款买手机是因为自己有打工甚至创业的能力,能够为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贷款行为还成为其自食其力的压力与动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如果一些学生是因为盲目跟风、满足虚荣而没有量入而出地进行消费,那就值得警惕。”洪明说,“消费行为可以体现价值观,如果大学生这种消费行为背后的盲目攀比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就值得教育者和全社会反思。”

  “理财教育也不应被继续忽视”。在洪明看来,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无论是家庭教育、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往往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忽视了与应试无关的理财教育。理财教育不仅关乎如何看待和使用金钱,更关乎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

  洪明表示,家长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过度呵护,没有让孩子明白如何遵守秩序与规则,理解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养成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他说:“如果孩子无法从小意识到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有可能让孩子处于一种管理失控的状态,后患无穷。”

  “热点追踪”系列报道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下一篇:袁贵仁会见美国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