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 狠抓落实全力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今天,我们召开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研究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进一步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确保完成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刚才,内蒙古、湖北、广东三省(区)教育厅和长安大学、南昌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了典型发言,对于推动和做好当前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下面,就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任务,我讲两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紧迫感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首先,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青年就业问题严峻。今年1月联合国发布报告称,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持续低迷,预计增长率为2.4%。欧、美等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面临着经济复苏缓慢、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低增长高失业等诸多问题,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受到波及,呈现出口下滑、投资需求减少、失业率上升等现象。国际劳工组织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失业人口将突破2亿,青年失业率将高达12.6%。青年失业问题在中东、北非、欧美等地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引发局部地区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国际经济及就业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的外贸、出口、投资、就业等,势必也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其次,国内宏观就业形势面临三重压力。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我国GDP增速由2009年的8.7%下降到2012年的7.8%,今年又下调为7.5%,GDP的下调对就业将产生重要影响。 2013年国内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已达到2500万人,高校毕业生总量比2009年增加了近100万人,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部分地区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性失衡现象更加凸显,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经济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

  再其次,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统计,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从行业情况看,医疗卫生、咨询、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体育等行业用人需求略有增加,但钢铁、机械、采矿、能源、建筑等行业,用工需求不同程度减少。在调研的200多所高校中,约有60%的高校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很多地方高校反映用人需求下降或明显下降。部分毕业生也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少数毕业生甚至感到焦虑。这些情况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但少数地方仍存在政策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虽取得显著成效,但在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虽日趋完善,但服务质量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就业中还存在“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任务艰巨。

  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既要看到困难和挑战,也要看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遇和诸多有利因素。从根本上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最大的机遇,是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做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最大的信心,来自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明确要求“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从大环境看,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攻坚期,需要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新“四化”要求,将成为推动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基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成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驱动力量。从教育内部看,高等教育已迈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不断提高,将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力支撑。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地各高校强力推动,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就业工作战线锐意进取、甘于奉献、迎难而上,这些都是我们做好今年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狠抓落实,确保完成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去年11月召开了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并印发了专门文件,对做好今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近期,教育部积极会同人社部就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进行了专题研究,两会前又召开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会,对当前就业情况进行了研判。现在,距高校毕业生离校还有不到3个月时间,完成2013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一把手”工程,强化组织领导。应对严峻形势,关键是领导重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主要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全力抓、抓落实。要组织和动员多方力量齐抓共管、责任到人,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各地各高校要立即行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症下药,出实招、出硬招、出管用的招,确保本地本校毕业生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

  二是狠抓政策落实,找准政策突破点。用好政策,关键在抓好落实。各地要尽快组织专项督查,分管领导要亲自带队,分片包点,深入地市和高校督导检查。对政策落实好的地方和学校要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对落实不到位的政策,要开展专项调研,制定实施细则,集中力量破解难点。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地教育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人社、财政等部门协调,积极争取支持,在经费、项目、政策等方面力争有新的突破,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加强保底就业服务,完善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扶持政策等,努力推动工作创新、发挥政策优势。

  三是多管齐下,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化解就业压力,根本是增加就业岗位。最近,教育部将与国资委、工信部等合作,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方面招聘活动,积极动员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增加人才储备。各地教育部门也要千方百计拓展就业领域。要加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作,加强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企业的人才对接,努力开辟毕业生就业新渠道。要巩固并拓展基层就业项目。“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启动在即,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宣传招募、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参与人数进一步增长。各地要在原有基层就业项目和规模不减少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项目,力争在鼓励毕业生到农技一线和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就业等方面有新突破。

  四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扶持更多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也是岗位的创造者。近年来,在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各地各高校都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今后,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要着力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切实抓好税收、贷款、贴息、落户、场地等政策落实,进一步简化毕业生创立企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手续;要通过多种渠道设立省级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建设创业项目资源库,推动每个地市至少设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园。要着力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努力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范围,设立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加强创业政策咨询和指导,协助自主创业毕业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解除创业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扶持更多大学生实现创业和提高创业成功率。要着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创业培训,为创业毕业生提供“短、平、快”咨询服务;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切实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五是再接再励,全力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大事。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多措并举,力争征集高校毕业生人数实现较大增长。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高校要将组织动员、征集报名、体检政审等各环节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明确到位。要深入宣传发动。大力开展政策宣讲和典型宣传,帮助学生和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征集政策和流程,形成毕业生参军光荣、大有作为的良好氛围。要抓好政策落实和后续服务。教育系统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退役毕业生士兵升学优惠以及就业信息服务等工作,逐项落实优惠政策。

  六是强化信息服务,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做好就业工作,需求信息是前提。没有充分的需求信息,就业指导和服务就成为“空中楼阁”。当务之急是持续开展招聘活动。当前,各地各高校要以收集需求信息为重点,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各行各业挖掘岗位信息,确保招聘场次及岗位信息数量进一步增长。要积极探索利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及时发布就业信息,让毕业生第一时间了解用人需求。同时,要加强校园招聘活动监管,坚决杜绝用人单位发布歧视性招聘信息,帮助学生维护合法权益。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咨询指导。提高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质量,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和咨询。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统筹考虑”,各地和高校要尽快拿出具体操作办法,解决好就业指导教师的发展问题。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启动“标准化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建设,以高标准就业服务机构促进高标准毕业生就业工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