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县中独大”现象
编者按
举全县之力做大做强一所县中,已经成为县域一种普遍的行为。校际差距人为拉大造成“县中独大”,动辄上万人的超级县中,好教师和好生源越来越多,周边的学校却“失血严重”,越来越弱。如何看待这种“大树底下不长草”的怪象?如何让二中一类的学校也能在教育的发展中享受改革红利,多得到一些来自政府方面的支持?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高中阶段各学校如何在寻求特色的过程中取得协调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
本刊特邀相关人士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县中独大不是春
■张俊平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每个县都有一所县一中即县中,几乎同时也会有二中。在县域范围内,二中从软硬件资源配置到生源都无法与县中相比,县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主要是高考成绩)一枝独秀,而二中却被无情地边缘化了。
然而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在江苏、浙江、山东、湖北、河南等地,都涌现出一所所以特色育人且成绩显著的“二中”。用这些学校自己的说法,就是“三流的生源,二流的设施,一流的质量”。对于这样一批声名鹊起学校的出现,人们称为“二中现象”。
说到“二中现象”,就不能不提多年前出现的“县中现象(模式)”。县中是以超越城市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引人注目的。一方面,在县域范围内,县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地方政府几乎是倾全县之力打造一所中学,各种资源都向它汇聚,最终使县中成为一个地方的“名片”,成为地方上的政绩工程;另一方面,县中因地处农村地区,在教育教学上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学校加班加点“拼搏”的现象司空见惯,师生负担沉重。这使得县中遭到众多有识之士的非议,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应试教育的旗帜”。应该说,在教育资源紧张、经济投入不足的背景下,县中的优先发展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也有其特定的价值,它在一段时期为农村家庭的优秀子女创造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在这种背景之下,“二中现象”出现了。翻看一所所“二中”的成长史,他们在夹缝中左冲右突,顽强地找寻着自己的生存空间,许多“二中”根据自身处境提出了“错位发展”、“拐点超越”、“特色突破”的发展思路,克服了生源、师资、办学条件的限制,最终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如江苏省洪泽县第二中学秉持“全员成功”的理念,通过多元发展的教育模式、量身定做的课程设置和自主探究的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主选择中挖掘潜能,在有兴趣的学习中快乐成长,最终使一批批学有所长的中学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也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山西省太谷县二中历年的生源都是全县400名尖子生之后的学生,他们大力开展“把每节课上成优质高效课”的研究,在逆境中拼搏奋斗到了教学成绩稳居晋中市前茅。
试想,如果地方在制度设计上对县中和二中能够一视同仁,让“二中”这类学校都能与县中平起平坐,得到相同或差不多的资源,“二中”们是不是会发展得更好?分析许多成功二中的经验,可以发现他们都有一种社会使命感,从对学生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认识教育,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情感发展教育,由此出发的努力,才使一所所原来比较薄弱的学校成长为百姓心目中的优质学校。他们是在凭一种精神办学校,但这样的精神能持续多久?
“二中现象”应该是一个有价值的事件,它让更多的平民子弟有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二中现象”所体现的内涵也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素质教育实施的端倪。但对于“二中现象”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反思。
首先,高考是一个谁都绕不过去的坎。把高考与培养学生的素质统一起来,是各类学校唯一的出路。县中模式之所以有争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一模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精神,以牺牲学生多方面素质为代价换取高分。比如有的学校为了“榨”出学生的最好成绩,长期、大量进行各种习题训练,的确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但却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思维狭隘、单一,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等问题。新课改“重素质、重能力、重实践、重基础”的特征,要求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都要随之更新。因而当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社会对人才的理解更加多元化、新课程改革为学校发展带来契机的时刻,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所作为,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以人为本,为每一类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成长道路。
其次,推进教育均衡,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公平。政府一直在大力提倡教育公平,着力推进教育均衡,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改造薄弱学校等措施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缩小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而社会还期待着更有力的政策、更扎实的措施进一步跟进,进一步促进公平、保障民生,统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只有更多的学校强大起来,才能使优质学校的比例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中现象”之所以成为一种现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10年前不会有,再过10年,它可能也不再存在。随着教育均衡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进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们的教育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作者系《江苏教育》主编)
复兴“第二中学”
■贝学问
“我们要的是一个适合各类学校公平竞争的评估机制,分层考评综合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而建构良性竞争的教育生态环境。”
“第二中学”,指的是各地“二中”一类的学校,这些学校虽不是名校、热点,但都曾各具所长地妆点了本地高中教育的灿烂春天。然而目前它们大多风光不再,窘境频生。
“二中”步入窘境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除自身原因以外,主要受三方面政策的制约。
一是釜底抽薪保“重点”。“人民满意的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很容易被理解为高考升学率,这是老百姓衡量学校最直接、最朴实的“尺子”。因而,各地的县中、一中往往以其雄厚的综合实力,自然地掘得第一桶金,步入优质教育的良性循环,而“二中”则逐渐走向无足轻重的窘境。由于区域名师的流失,一些地方优质生源转投他乡,使得百姓焦虑、政府不安,“举全县之力办好县中”便成为百姓认同的教育优质化良策。教育投入再倾斜、优秀师资再集中等釜底抽薪之为,令“二中”所剩无几的优质资源一再被稀释。
二是诚心诚意扶“民办”。为了满足普及高中教育和应对入学高峰的需要,“新建高中校舍”曾清楚地写在各级政府的责任目标中。然而,有些地方经济实力有限,只能引资办学。一流的校园建成了,一流的生源要慢慢集聚,而一流的师资却可以由行政调控,县中是要举全县之力办好的,那么“第二中学”只好再牺牲。
三是兜底招生屈“二中”。经过多次布局调整,薄弱的高中都并入了“二中”,那些名校不收、民办不要的学生,也被“尽收囊中”。面对现实的“二中”只能腾出实验室,撤掉图书馆,确保每一个学生有安身的教室。学生多了,素质降了,校园没变大,经费不见长,“二中”只能负重前行。
资源困乏,经费不足,名师紧缺,升学渺茫,如果没有新课改,如果不谈均衡化,“第二中学”的崛起难说不是天方夜谭。
新课改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课程结构,为日趋薄弱的“第二中学”复苏提供了绝好的机遇。作为“第二中学”,必须为每个学生设计一款量身定做的课程:文化上有基础的走文考之路进高校;专长上有潜能的走特色之路殊途同归;潜能尚未发掘、文化基础平平的,则夯实基础,健全人格,练就技能,同样也可造福社会。这样,不以文化优劣分层次,不以分数高低定班级,不以损伤自尊为代价来排定学生。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挖掘潜能,在感兴趣的学习中快乐成长,正是新课改的题中之义,也是目前薄弱高中生存发展的法典。
如果说科学实施新课程是“第二中学”崛起的核心动力,那么,适度投入则是其不可或缺的外部推力。在“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已经大楼林立、大师济济、财源滚滚、优生涌涌的现实下,分给“第二中学”一杯羹,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抑或是文化环境的,都将是雪中送炭。也许微不足道,但却能燃出再生的火焰,其价值会远超炭之本身。
科学评估是复兴“第二中学”十分重要的社会引力。我们要的是一个适合各类学校公平竞争的评估机制,即对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其文化学业基础通盘把握,再据进出口情况实事求是评估,以得出的比率来引领学校的竞争。同时,分层考评综合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促使拥有大师、占有大楼的名校不再居高临下,不战而屈人;也使设施简陋、师资一般的学校,因有一席之地而倍加珍惜,从而建构良性竞争的教育生态环境。
(作者系江苏省洪泽县第二中学校长)
解困“高中布局”
■胡守荣
“解决好高中发展这一问题,必须贯穿普及这条主线,坚持职普教两轨并行,注重精品特色,促进协调发展。”
张家口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教育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之路?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要解决好高中发展这一问题,必须贯穿普及这条主线,坚持职普教两轨并行,注重精品特色,促进协调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