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心灵隔阂”避免悲剧再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徐秉国

  4月19日,上海公安局发布微博称: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不和,心存不满,将做实验后剩余的剧毒化合物注入宿舍饮水机,后黄洋中毒去世。

  对这起研究生投毒案,社会高度关注,也有诸多猜测,上海警方的初步调查结果及时解惑。就目前的事实而言,我们有必要做一些深层次的反思。

  客观而言,复旦研究生投毒案与其他社会案件一样是普通刑事案件,由司法机关根据职权、程序处理即可,并无必要泛化、扩大甚至“妖魔化”大学生。但是此类案件几乎演化成公共事件,受人关注,原因在于加害者和受害人是大学生的特殊身份。此类案件多次发生,造成受害者的家长痛失孩子,学校痛失学生,令人惋惜。而加害者涉嫌犯罪,终将承担相应责任,虽令人愤慨也同样令人惋惜。我们在震惊和惋惜之余,必须直面案件背后隐藏的问题——大学生之间关系紧张,心理不善疏导,矛盾不善化解。

  大学同学同住一室,朝夕相处,理应情同手足,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一项针对大学生寝室关系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在12所高校的数万名大学生中,仅四成“90后”大学生对寝室关系满意,有三成大学生认为,在学校里最不开心的就是寝室里与室友们相处时产生的矛盾,这些矛盾包括睡觉关不关灯,起床的轻重,性格冲突和财务纠葛……对于研究生投毒案,一位年轻网友竟如此表达:“幸好我杯子随身带,否则早没命了。”半真半假的帖子背后,隐藏着的是大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焦虑感。

  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彼此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都有不同,再加上“90后”往往比较自我,个性较强,又大多是在父母、教师打造的“温室”中长大的,同处一室,难免会有一些摩擦和矛盾。这些矛盾对大学生来说并不都是坏事,也可能有积极的一面,它是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矛盾,从而正常成长所需要的土壤与基础。只不过,若有个别学生不善于处理,则可能在“沉默中爆发”,最终以尖锐的方式表现出来。曾经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其中令人痛心的一起。

  研究生投毒案是一出悲剧,既是学生的悲剧,也是家庭的悲剧。作为教育者,我们要通过加强对年轻人心理健康和思政教育方面的干预,打通“心灵隔阂”,避免此类恶性事件再次发生。在日常的思想教育中,应对学生重点加强三方面的教育:一是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道德品质教育,同时也要进行法制观念教育,让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二是通过课堂模拟和社会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遵守规则、诚信友爱的良好品质;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教育的基础上,要重点关注因性格、学业、生活等问题可能产生心理波动或者疾患的学生,通过讲座、咨询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