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芦山,响起琅琅书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柯进 高毅哲  4月24日发自四川芦山

  4月24日,震后第5天。大雨后的震区,天空虽然逐渐放晴,但进出四川省宝兴县的道路因昨夜大雨中断。即便如此,随着一批批救灾物资沿着狭窄的S210道路陆续进入震中芦山县,当地学校的复课工作今天也从纸面正在变为现实——当地规模较大的两所学校芦山中学、国张中学,部分师生从今天上午9时起,正式返校复课。

  芦山中学:首批板房教室启用 复课伊始心理辅导先行

  今天,是震后芦山中学非高三年级师生返校复课的第一天。上午9时许,一辆载满学生课桌椅的运输车停在了设在芦山中学运动场附近的板房学校门口,成都军区特战旅的一队战士、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和学校师生一起快速将桌椅搬进板房教室,并迅速安装黑板。

  半小时后,近200名高一、高二学生列队进入4间刚刚搭好的板房教室。

  板房学校的外墙上,一名工作人员用毛笔蘸着红色颜料,写下“芦山中学板房学校”8个大字。

  负责搭建板房学校的成都军区特种作战旅副参谋长张伟介绍,目前的板房教室原是汶川地震重建芦山中学时建筑工人的用房,昨晚虽然下了一夜大雨,但为了今天学生们能如期复课,战士们从昨夜11时开始,直至今天早上7时,冒雨搭建、清理出30多间活动板房和10间帐篷教室。

  继昨天芦山中学高三年级师生赴西南财经大学异地复课后,计划留在县城就地复课的高一、高二年级共有20个班,平均每个班50人左右。目前的板房教室仍不能满足全部需求,其他班级学生都被临时安置在板房学校旁边的帐篷内。走进帐篷记者看到,每顶帐篷的空间相对狭小,只能勉强摆下椅子,暂时还无法摆放课桌。即便是板房教室,也存在空间不足的问题。高二(1)班人数较少,全员只有37人,因此分到的教室也最小,不足20平方米。该班学生列队进入教室时,有男生表情夸张地喊道:“这就是咱们的高二(1)班啊,太小了吧!”引发了同学们的一片笑声。

  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洗礼,心理辅导成了灾区各校学生返校复课的第一课。

  学生进入板房教室后几分钟,高二(1)班的板房教室内掌声雷动,传出一阵欢声笑语。学生们围成一圈,在成都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志愿者陈雪飞的带动下,依次摆出各种造型,并大喊:“我是×××,我最棒!”其他学生则一起重复他的动作,场面活泼有趣。陈雪飞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自我展示和团体协作,能使学生们的紧张情绪得到释放,使他们迅速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

  与高二(1)班一样,芦山中学今天上午各班的复课并未安排任何具体的教学,都是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一些班主任也和学生们进行了互动。高一(1)班班主任程方对学生们说:“都说灾难面前老师应该帮助学生,但我觉得反而是你们对我的帮助更大。地震后,很多同学给我发短信问我平安,我非常感动。我有信心和同学们一起克服困难!”这样的亲情互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据记者了解,在芦山中学,除跟随高三毕业班学生赴成都异地复课的教师外,其他教师均已基本到岗,家住县城的学生也已基本返校,但受交通影响,仍有一些附近乡镇的学生未能及时赶回学校。

  国张中学:初三师生齐唱国歌 灾区首所“希望学校”复课

  今天上午9时30分,芦山国张中学返校的近300名初三年级师生,聚集在学校操场上,举行了震后复课的首次升旗仪式。

  (下转第三版)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