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援疆干部探亲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蒋夫尔 通讯员 赵西娅 朱远乐 关超

  前些日子,一位来自江苏省盐城市的汉族“妈妈”不远千里,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看望她资助的少数民族孩子们。这位“妈妈”就是江苏省盐城市委党校服务中心主任郑巧玲。

  那一天,当郑巧玲到达察布查尔县扎格斯台乡下扎格斯台村六组时,19岁的维吾尔族学生热甫海提激动地跑过去,与她紧紧相拥。

  自2011年察布查尔县与盐城市结成对口援助县市以来,作为市委党校服务中心主任的郑巧玲,无微不至地照顾新疆学员的生活,被学员们亲切地称为“阿恰”(姐姐)。她通过这些干部了解到,该县有不少贫困生面临辍学,于是决定帮助这些孩子,并得到了家人支持。

  同年11月,郑巧玲首批资助了10名察布查尔县第三中学的高中生,资助每人每年1000元,其中家庭特别困难的资助2000元,直至学生大学毕业。2012年11月,郑巧玲又资助了该校11名高中生。从此,这21名学生与郑巧玲结下了不解之缘。

  近两年来,郑巧玲不仅资助贫困生日常生活费,在季节更替时为他们寄去衣物,还为该县受灾群众提供资助,她的爱心捐助已累计达7万多元。

  热甫海提就读于察布查尔县第三中学高二(15)班,品学兼优,但因家庭贫困,他曾想过辍学。

  热甫海提说:“就在我悲观绝望的时候,幸运地得到了郑妈妈的资助!”

  在热甫海提家里,郑巧玲在土炕上盘腿而坐,仔细询问热甫海提的学习情况,还送给了热甫海提2000元、一件新毛衣和一支新钢笔。

  郑巧玲还在察布查尔县看望了她资助的比娜古丽、谢丽娜依等学生。她说:“我在盐城很想你们啊,不知道你们过得好不好?我实在坐不住了,就来看看你们。”

  郑巧玲从1988年起一直在盐城市委党校从事后勤服务工作。一提起郑巧玲,察布查尔县水利局党总支书记热皮克说:“阿恰对我们太好了。去年10月,我去盐城市委党校学习,恰逢古尔邦节。节日那天,我们这些少数民族学员去餐厅用餐时,惊喜地发现餐厅内布置了彩带和花环,墙上还有用维吾尔语写的节日祝福。”更让热皮克意外的是,郑巧玲还特意让工作人员从外县购买了一只活羊,让大家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现场宰杀、制作美食。

  郑巧玲说:“虽然我没有直接参与援疆工作,但我可以在盐城市用其他方式援疆。我可以资助贫困生,还可以把党校打造成察布查尔县学员们在盐城市的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