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救人,传递温暖和力量
■本报记者 高毅哲 柯进 4月25日发自四川芦山
地震发生后,处于震中的芦山县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14名教师组织力量积极自救,并安置灾民,分发食物,更在震后第4天就实现了初三毕业班80多名学生的率先复课。他们的行为赢得了灾区百姓的交口称赞,更为全面复课创造了良好条件。
帐篷优先给老人孩子
“我们的灾后第一夜,是在学校操场上,裹着被子围在一张桌子旁度过的。”回忆起4月20日地震发生当天,学校五年级语文教师杨光祥说。
龙门乡是本次地震的震中,该乡老街的房屋几乎全部损毁,而学校的建筑都建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无一垮塌,且拥有崭新的400米标准操场,于是学校成为受灾群众自发的聚集地。当天中午,已有数百名受灾群众聚集到学校。由于余震不断,大家都不敢回屋拿东西。从芦山县城赶回学校的校长乐平海见此情形,立即组织几名住校教师,将政府配发给学校当营养午餐的面包、火腿肠、牛奶等取出,分发给受灾群众。
由于宿舍已不能冒险居住,大家开始搭建学校保留的4顶帐篷。帐篷搭好了,大家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迈得动脚。原来,灾民中有很多老人和孩子,很多孩子受到惊吓,一直哭个不停。“我们住帐篷,让老人和孩子在外面待着,实在无法安心。”初三教师贺刘蓉说。于是,大家自发地把帐篷让给了更需要帮助的受灾群众。
当天晚上,加上住校教师,集合在学校的教师已有8名。有人冒险回宿舍抱了几床被子,还有人抬来了一张桌子。于是,大家两人披一条被子,围坐在桌子旁,顶着深夜寒冷的山风,困了就趴桌子上睡一会儿,度过了震后的第一个夜晚。
团结互助 自救他救
震后第二天,又有几名老师赶到学校。乐平海说,其实很多老师都打电话给他,询问学校情况并要求回校,“只是学校损毁并不严重,学生也都分散在各自家中,我们十几个人就能把该办的事办好,所以我没让他们过来。”
得知在学校的同事没有帐篷,家住雅安市的教师马晓娟,立刻买了塑料布、油布,赶往学校和大家会合。贺刘蓉四处联系朋友,竟搞来了两台发电机,通上电的那一刻,大家一片欢呼。(下转第二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