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一线,那些生命的守护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刘磊 4月25日发自成都

  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各附属医院紧急应对,成立灾区医疗救援工作小组,组织大批医疗急救物资,派出医疗救援队火速赶赴地震灾区,实施紧急医疗救助。

  4月20日上午10点,距地震发生不到两个小时,华西医院由急诊科、骨科、神经外科、手术室等科室2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一批医疗救援队便集结完毕,携带相关医疗救援物资设备,出发前往灾区。曾经在“5·12”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医学救援中发挥骨干作用的专家队伍,再次在新的战斗中挑起重担。

  前一天刚举行完婚礼的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医生周懿主动请缨,加入第三医疗救援队前往灾区。“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我必须和芦山人民在一起,履行医务人员的天职。”出发前,他这样告诉新娘。

  司机张家福,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火线入党,听到医院组建医疗救援队时,再一次请缨上阵。那时,他罹患乳腺癌的妻子还在医院接受治疗。

  在救灾现场,张家福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他是运输员,用手中的方向盘联结起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真情;在医生们忙碌的救治现场,他是搬运工,帮忙传递器械药品、搀扶病人;在伤员痛苦的呻吟中,他是陪护员,用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的言语,为他们提供精神的依靠。

  当晚8点,一名从芦山县双石镇救出的待产孕妇来到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救助点。孕妇三十多岁,预产期将至,地震时家中房屋全部垮塌,她躲在床下才幸免于难。医院妇产科的尹如铁教授和李征宇副教授立即对其进行详细检查,并决定将其转回成都。“医生,我家房子倒了,一点儿钱都没有。”病人担心地问。尹如铁当即表示费用不必担心,简单处理后,李征宇副教授随救护车连夜护送病人到了成都,第二天,孕妇顺利产下一名男婴。

  地震第二天,因饮食条件的改变,很多儿童都出现了发热、腹泻、感冒及过敏等病症,救援队儿科医生段泓宇一直留在救助点为每一个生病的孩子耐心诊治,药师陈力则将随车携带的药品免费赠送。

  由于前往灾区的通道多次遭受次生地质灾害而发生堵塞,灾区物资高度匮乏,仅有的物资都留给了灾区群众。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救援队仍以强大的信念和乐观态度面对一切困难。盛饭没有碗,就临时“征用”检查盘;吃饭没有勺,就拿口腔镜来凑合。

  救援队在灾区艰苦奋战,驻守成都的医护工作者也日夜奋战在抢救伤病人的一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急诊科为主阵地,各科室医护人员实行8小时轮班制,随时待命。医护人员与志愿者之间形成了“一医一护一志愿者”的组合模式,有条不紊地对雅安灾区送来的伤患进行及时的急救治疗。

  地震发生后4小时,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杏林风志愿者队就面向全校招聘志愿者,紧急召集“4·20地震应急志愿者”。下午4点,由15位临床医学院学生组成的第一批志愿者进入医院,参与救援行动。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参加地震救护工作,早在汶川地震与玉树地震期间,就积累了丰富的紧急救治经验。

  据了解,相比以往的地震救援工作,此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还在门诊大厅左侧增添了一条直通检伤室的绿色通道,让送来的伤员能够更快捷地进入急诊程序。志愿者的加入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高效专业的协助能力也为患者及其家属带去了极大的便利。

  截至4月24日上午,四川大学华西各附属医院派遣医疗队8支,接诊地震伤员284人,入院治疗220人,ICU治疗30人,已完成手术105台,出院1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