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校,从研究开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伟

  宿州市地处人口密集的皖北地区,有九所省示范高中,呈现激烈竞争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是满足现状,还是另辟蹊径,主动寻求改变,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发展、也更符合教育规律的路呢?答案不言自明。但是,如何改?改什么?这些问题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在研究中确立学校的顶层设计

  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不同于自下而上的“摸着石头过河”,而是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这种谋划,更多是一种集思广益,绝不仅仅是校长个人的理念呈现。校长要把顶层设计和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学校前进的动力。

  为做好顶层设计,宿州第二中学首先理顺四级教研体制。学校教研室升格为教科处,其职能是为学校决策和一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教研组升为教研室,其职能是推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年级成立学科教研组,其职能是引导常规教研活动,开展即时教研、小型教研、草根教研。各教研组制定三年一体、分年实施的整体学科教研实施方案,确定备课组活动制度和具体内容。年级学科教研组下设备课组,在完成常规活动的同时,在工作上各有侧重,比如检测命题组、校本学科课程组等。同时,学校建立三个教研平台:一是常规教研平台,二是市级学科基地教研平台,三是名师工作室。对进入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实行动态管理,一位名师指导3-4名学科教师,每一位教师再指导3-4名年轻教师,实行分级指导。同时,学校积极与教育部门教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项目,在抓好校本教研的同时,积极推进校际教研活动。

  2009年开始,学校教科研工作逐步从经验型向理论型、从单一向综合的转变。在专家指导下,学校成立了教科研工作指导委员会,经过近两年时间制定了宿州二中教育科研规划,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三年专业发展规划,确立了自身的教科研计划。学校以承担的“十二五”课题“全国校园安全预防、处理策略研究”研究为载体,引领学校安全工作;学校正在研发“物理学科基地建设的研究”“语文学科研究室建设的研究”等省级课题,以点带面推动学科建设。

  在研究中确立教师的发展方向

  开始时,许多教师都对自己从事教科研活动心存疑虑:我有从事教科研活动的能力吗?我从哪些方面开始入手呢?普通的我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吗?

  为打消大家的畏难心理,学校倡导教师从撰写教育日记开始,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逐步找到教科研的突破口。现在,宿州二中的全体教师都已经养成了撰写教育日记的良好习惯并坚持下来。教育日记经过整理、归纳、讨论、总结和提炼等环节,就可以上升为一篇篇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文章。学校把这些文章分类归纳、结集出版,并通过搭建研讨平台,让教师们和高校专家直接对话交流、学术探讨,使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充分结合。

  学情是教师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宿州二中新生入学时都会填写详细的学情调查表,通过此表,教师们能对新生有直观的认识,然后通过长时间、有计划地交往、交流,了解其家庭情况、成长历程、兴趣爱好等。

  了解学情的主阵地在课堂,在实际教学流程中,教师们总结出了要注意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二、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三、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四、想知道的这些问题学生能否通过互相帮助来解决?五、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拔和引导?这五个问题搞清楚了,也就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思维障碍,也就明确了教学的真正起点和主攻目标,最终做到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我们学校,凡是学生自已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去主动建构知识;凡是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帮助。

  研究学生还包括关注学生潜在能力的激发。为此,在课堂教学研究之外,教师做得更多的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潜在能力。在高一、二年级,师生科学设计、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等得到很大提高。到了高三阶段,知识的厚积薄发也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开展各项活动与高考之间是没有矛盾的,通过研究活动可以达到双赢。

  在研究中确立适合学生的成长路径

  从2006级开始,学校研究确定了学生的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创新人才,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突出高效课堂教学、创新性自主学习两个重点,加强课内与注重课外有机结合,分类指导、分流培养,全面落实培养方案。通过课程培养出不一样的学生,让学生的不同需求历练出不同特色的教师。

  为了增强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包括文化素质教育在内的基础性课程;至少选修三门以上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10%,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近年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设了珍珠班、卓越人才实验班、创新实验班等特色班等。另外对有体育、音乐、美术等特长学生,我们聘请校内外有专长的教师对他们单独编班,单独管理。

  与多元化的班级建设相匹配的是多元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宿州二中坚持开发多层级、多元化、立体式的校本课程体系。比如,语文学科方面,学校相继编写了《高中语文语法使用》《在灿烂阳光下》《新课程语文读本》《乡土文学系列》等校本教材,诚邀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到学校开选修课,甚至鼓励学生开设讲座。

  一所学校的品位反映在学生的品格上。学校不但要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兴趣、塑造人品人格。宿州二中把校园文化定义为传承与发展。传承包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学校优良特色,发展则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之上。

  (作者系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