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薄弱校 如今都变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郭炳德

  “像我们这样交通闭塞的小山村,政府还为我们建造了一所这么漂亮的学校,真是太感动了!”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米坪镇堂坪村小学校长杨座祥激动地对记者说,“这里的老百姓说起新学校,就打心眼儿里感到自豪。”

  南阳市教育局局长柳克珍告诉记者,西峡县米坪镇堂坪村小学的巨变,是南阳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

  “四大工程”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南阳市位于豫西南偏远地区,是一个上千万人口、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业大市。几年前,南阳市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农村和城市学生纷纷涌向城区优质学校,“择校热”、“大班额”问题突出,社会反响较为强烈。对此,南阳市委、市政府督促教育部门深入调研,在加大对薄弱学校投入力度的同时,确立了强校弱校“捆绑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薄弱学校建设大做文章,逐步探索出一条教育大市促均衡发展的新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2008年以来,南阳市陆续出台多个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前提下,向薄弱学校进行重点倾斜。自2007年开始,南阳中心城区每年投资1.5亿元,用于中小学建设。仅2010年,全市就投入资金4.8亿元,争取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资金2.5亿元,改造薄弱学校787所;投资1.14亿元,为中小学添置了现代化教育设备;投资2.5亿元与香港怡科公司联合建起城域网,使薄弱学校基础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南阳市还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实施“四大工程”:“校安工程”彻底完成了373.8万平方米危房改造任务;“农村食堂改造工程”新建食堂面积25万平方米,使全市500多所农村初中食堂全部达到省定标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全市4246所中小学全部装备了现代化教育设备;“课桌凳更新工程”更新农村中小学课桌凳超过30万套,使偏远地区学校的孩子用上了和城市学校一样的课桌凳。

  与此同时,南阳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企业对口帮扶中小学建设方案》和《为农村孩子送本书活动实施方案》,为薄弱学校雪中送炭:全市各大中型企业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按照市级干部100元、处级干部50元、一般干部10元以上的标准,动员全市干部群众每人为薄弱学校捐款、捐书,使薄弱学校的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得到新的充实和提高。

  (下转第四版)

  改革者说

科学谋划破解均衡难题

河南省南阳市副市长 刘树华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社会公平。南阳市委、市政府用战略眼光统筹教育工作,结合实际前瞻谋划,强力破解难题,推进县域及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南阳市明确了统筹义务教育的总体方针和年度目标,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的县(区)和部门,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县(区)政府围绕优化学校布局、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办学差距、提高学校帮扶质量等主要工作,采取上争、外引、内聚等多种方式,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南阳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实施中心城区教学管理一体化模式,将南阳市中心城区所在的宛城、卧龙、高新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纳入统一管理,以管理创新促均衡、促发展、促提升。同时,积极扩大中心城区学校学位,合理布局中小学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