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干部教师下基层访万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徐光明)张萌(化名)是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金盆初中八年级学生,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又长期在外务工,她从4岁起就跟年迈的外公一起生活。虽然生活过得简朴,但在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下,她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日前,张萌知道老师会到家里来,她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罗师傅,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和您见见面,了解一下张萌的一些情况。”金盆初中的邹校长一边和张萌的外公拉家常,一边介绍孩子的在校表现。罗师傅感动地说:“这孩子懂事又能吃苦,学校和老师这么关心,我就放心了。”

  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局去年底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干部下基层、教师访万家”活动以来,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赣南各地的中小学教师深入细致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弄清学生想什么、议什么,家长盼什么、急什么。教师家访做到“六必访”,即必访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还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实施“六必进”,即党的惠民政策,特别是教育的惠民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学生安全防范要求进家庭。

  在上犹县,1900多名教育部门的干部和教师走访学生家庭1.2万余户,跟1.6万余名家长、学生、村干部交流了思想,建立起家访个案2160个,教师撰写家访札记2500余篇。当地干部和教师家访已常态化。

  教师走进农家,村民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的孩子还问:“为什么我的班主任、任课老师还没有来?”王家村的学生家长对来访的营前中学教师黄栋才说:“每次开家长会时间都比较紧,没有听到批评,也没有听到表扬,今天有时间谈了。”黄栋才颇为感慨地说:“家访的感觉就是不一样,面对面交流更亲切、交谈更透彻,有一种情感的共鸣。”

  在“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中,各校还总结出了解性、探望性、鼓励性、开导性等多种家访方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为学校、家庭、学生架起沟通桥梁。

  赣州市把教师家访与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把走访调研作为改进作风、推动工作、服务学生的重头戏来抓,“有问题请家长”改为“教师主动上门”,“人机对话”改为“面对面交流”,“告状”改为“沟通”。教师“进万家门、知农家情、议教育事”的立体式家访,使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理解,“不找茬、不告状、不批评”的家访原则,使家长充满了一种乐观期待。

  记者了解到,赣州市下基层活动以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校主要负责人为主,其他干部都要参加,覆盖所有管理或服务的学校和教师。访万家活动以班主任为主,其他科任教师都要参加,覆盖全部学生家庭。活动以实地走访、实地参与为主要形式。教师对学校所在县(市、区)域内学生家庭采用实地家访的形式,县(市、区)域外的学生家庭或家长在外地务工的学生家庭,则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话、信函等辅助形式进行。

  赣州市要求,教育系统干部教师下基层访万家活动要做到“六知道”,即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坚持“六不准”,不准要求家长或基层单位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或基层单位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或基层单位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或基层单位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或基层单位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或基层单位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等。

  赣州市教育局将下基层和访万家工作情况列入干部、教师师德档案和业务档案,并作为师德考评、绩效考核以及评优、晋级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建立和健全有关登记、考核、回访等制度,不断完善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长效机制,将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