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扛起天地 无声播撒大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接第一版)

  “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有很多好心人帮助过我。一个老奶奶隔段时间就会送来鸡蛋和面条。很多连姓名都不知道的好心人驱车百里来看望我,走的时候留下几百块钱。对于这些陌生人给我的温暖,我无以为报,只想尽我的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程菲说。

  4年间,程菲不仅献了1万毫升的血,还在19岁的时候,签下了器官捐献协议书。许多人对她的决定感到惊讶,她却很淡然:“只要能够挽救别人的生命,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正是源于对他人苦难发自内心的悲悯和对陌生人于危难时送来温暖的感动,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奉献社会。大学期间,她对荣誉和各种奖励看得很淡,不参加所有奖学金的评选。她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他人,心中永远记着他人的好。这次芦山地震,她又准备去献血,被同学们苦苦劝阻了,因为医生已明确告诉她,身体状况不允许,于是就有了全班同学以程菲名义集体献血的感人一幕。

  “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一定能改变眼界”

  在妈妈出事前,程菲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有一个大学梦。但随着妈妈去世,父亲病重,身心的双重打击让她无暇顾及学业,不得不暂时放弃梦想。2008年,作为应届生参加高考的程菲分数只够三本线,但给妈妈治病已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无力再供她上大学。程菲不想给爸爸增添负担,于是连志愿都没报就踏上了打工的路程。

  没有学历,没有经验,只能做一些像超市促销这样的体力活,程菲的打工过程充满辛酸与无奈。在辍学的冗长时光里,程菲更加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一次,她去一所大学看望高中同学,看到同学们在风景如画的大学校园里谈笑风生、看书打球,程菲心想:“这不就是我梦想中的大学生活吗?”

  求学的欲望再度被点燃,她利用打工休息的时间,拖着疲惫的身躯刻苦学习。2010年,程菲以社会人员的身份再次参加高考,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录取。小区居委会得知这一情况后,帮她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还联系上了武昌区慈善总会。终于,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她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进入大学后,程菲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门课程成绩都在85分以上,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十名。大二时就一次性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课余时间,她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从中汲取养分,充实自己。程菲坚信:“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一定能改变眼界。”或许,正是知识的滋养,人文的熏陶,使她能够战胜困难,矢志追逐心中的梦想。

  柔肩扛起天地,无声播撒大爱。程菲自强、感恩、奉献的事迹传遍武汉各大校园,感动荆楚大地。她的精神和品格必将鼓舞更多的人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少一点名利,多一点奉献,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正能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