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玉山为农村校“造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通讯员 雷杰能 记者 徐光明)日前,江西省玉山县逸夫小学副校长、省骨干教师朱当校,带着本校3名教师,到农村学校横街小学开展教学帮扶活动,让横街小学的师生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

  横街小学校长周延芳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县教育局不但新出台了关于叫停选拔农村学校教师进城任教的文件,还强化了城区优质学校对农村学校的帮扶力度。这套‘组合拳’真是让我们农村学校拍手叫好。”

  地处江西与浙江两省交界处的玉山县,是个农村教育占大头的农业县,全县有学校220所,而县城学校仅有12所。近年来,该县农村教育逐渐萎缩,教育质量滑坡,导致学生流向城区学校,进而加剧了城区学校的大班额。

  该县教体局局长李易山说:“一些农村孩子进城读书后,为了照顾他们,年迈的爷爷奶奶只得跟着进城陪读。我们在调研时,发现很多人是从微薄的家庭收入中拿出钱来租房子陪读。作为教育工作者,办好农村教育是我们的重任啊!”

  为此,玉山县把补长农村教育这块短板,作为实现城乡教育深度均衡发展的突破口。该县教体局决定,最少停止两年时间公开从农村学校选拔优秀教师进城,以稳定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同时,他们着力增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造血”功能,改革城区学校的支教方式,实行县城教师下乡挂职制度。玉山县规定,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每年按不低于3%的比例,选派骨干教师下乡挂职。对挂职的教师,要在生活条件、福利待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上予以切实照顾。

  玉山县今年计划新增200多名教师。县里规定,60%的新聘教师直接分配到村小。新聘教师先在城区优质学校跟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两年后再去农村学校任教。这样的培养方式,避免了以往村小教师业务水平难以提升的弊端,高起点提升农村学校新教师的专业水平。

  周延芳说:“横街小学就是县里教育新规的受益者。”

  横街小学离县城只有13公里,车程仅十几分钟。由于靠近县城,一些边远山区的教师进不了县城,就想办法先调来该校,然后再考进城里,因而,该校教师的流动极为频繁。按周延芳的话说,就像“割韭菜”一样,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去年,该校又有5名教师考进了县城学校任教,教师“负增长”7名,教育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

  李易山说:“每年公选农村教师进城,对教师的个人发展的确有帮助,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部分教师长期把精力放在‘迎考’上,而且能够考上的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一个新教师要真正成长起来,需要5至8年的培养时间。一些教师刚刚能够挑重担了,人却考走了,学校元气大伤。对那些偏远的山区学校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值得欣慰的是,这一困局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扭转这种局面。”

  该县还决定,把全县中小学划分成几大协作区域,每个区域都由一所城区优质学校做“领头羊”,将原来的“教研共同体”改为“教育质量提升共同体”。城区学校的名师要跨校师徒结对,引领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农村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组建“教育质量提升共同体”,玉山县一些偏远山区学校的教育质量开始提高,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偏僻的怀玉山小学被编在第二区域,在领头学校逸夫小学的全面帮扶下,教育质量大幅提高。

  针对个别农村学校教师想方设法进城是为了搞有偿家教的情况,该县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以铁的手腕治理有偿家教。该县教体局组成专门的机构,不定期深入县城的大街小巷明察暗访,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与此同时,该县树立了一批扎根农村、默默奉献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教师安心农村教育事业。

  逸夫小学校长陈维荣介绍说:“我们以往对农村学校的帮扶,只是派一两名优秀老师到农村学校上一两节课。现在,按照县里的新规定,我们派去的老师要在学校蹲一个星期,带徒弟,课前指导,课后点评,为农村学校‘授之以渔’,打牢农村学校质量提升的根基。”

  怀玉山小学一些流入县城就读学生的家长表示,下学期,准备让孩子返回怀玉山小学就读。随着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也不断上升。

  李易山说:“要补长农村教育的短板,必须抓住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这个‘牛鼻子’,而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水平正是关键所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