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聆听生命的挽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禹天建 绘

    “宠物的意外死去、亲人的因病故去,会让幼儿感受到“死亡”带来的影响。家长需要真诚地面对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认知、表达和宣泄情绪,引导孩子通过认识死亡,了解大自然永恒的规律,分享生命的美好,懂得尊重、欣赏和珍惜生命。”

  ■程洁

  观察孩子对死亡的反应

  5岁的锁儿正在一所民办幼儿园就读,上个月幼儿园突发校车事故,她的几位同学在车祸中突然去世。锁儿这两周晚上常被噩梦吓醒,继而大哭,醒来还边哭边说:“妈妈,我不想死!”锁儿妈妈向我求助,如何才能让锁儿摆脱“死亡恐惧”。

  面对死亡,孩子的认知存在阶段性。一般,两三岁的孩子还不会为死亡害怕,他们眼里的活和死就是“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对于死亡,他们会感觉到强烈的分离焦虑。3岁开始,孩子逐步才会对死亡产生焦虑,但很多孩子的理解还有局限性,例如认为死亡是可逆的,认为死亡和睡觉、旅行相关。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孩子逐步可以理解一些关于死亡的概念。比如,死亡意味着生命终止,是不可逆转的;死亡是有原因的,生了很重的病,或者人变得很老,或者发生了意外。随着认知发展能力的提升,儿童的死亡概念也渐趋成熟。

  不同幼儿对死亡的反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应以特定结论去对待孩子的情绪或反应。例如,锁儿面对有伙伴离开的事故,出现剧烈情绪反应属于正常,其他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下,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家长的一切支持,都要从孩子出发,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行为、情绪的变化。

  以下情况需要家长引起重视:身体产生不适,没食欲、呼吸困难、做噩梦等;觉得小宠物、朋友、家人过世是因为自己不乖、自己乱讲话、自己的错误行为造成的,将他人、动物的死亡归因于自己;模仿故去亲人的行为或特征;变得容易紧张;担心以后没有人照顾他、疼爱他、陪伴他。如果这些表现达到了异常的程度,一定要尽快求助专业医生的支持。像锁儿的情况持续了有近两周的时间,我的建议是在医院或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接受专业诊断。

  而在生活中,只要孩子对死亡产生了好奇、恐惧等任何情绪或者行为,家长都应该认真对待,真诚地与孩子交流,给他积极的支持和引导。比如,可以谈论交流、一起感受悲伤、一起参与一些哀悼活动等。

   和孩子交流对死亡的看法

  情绪的认同感是交流的第一步。不管怎样,身为成人的我们都应该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儿童面对死亡的好奇、惊讶、焦虑和恐惧,使他们能在情绪上得以疏解。

  死亡不是童年禁忌,而是一种生命体验,感知死是为了更好的面对生。面对死亡,成人自己应该先解除包袱,坦然面对。

  一个童年时期身体健康的母亲永远也无法理解身体孱弱的孩子对生命的体验。所以,成人要放下架子,和儿童推心置腹、真诚地交流,不要想当然。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分享各种情绪、信息,不妨尝试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身边的人、事、物,那你更能感受到细小处的迷人、简单处饱藏的温暖。

  真诚交流是疏导孩子面对死亡的心理压力的关键。不要用“睡着了”、“去旅行”等方式做解释,孩子很可能会因此担心自己睡觉时死掉或者对“去旅行”的人感觉到生气和失望。家长要用温和、真诚的方式向孩子解释死亡的原因。

  在真诚交流的过程中,家长不必刻意解释过多细节,家长可以调整谈话的内容,让孩子得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过多的信息对幼儿来说容易产生情绪压力和认知困难。

  家长应该努力把谈话引导向温暖、有爱的方向,给孩子希望,激发孩子想一些面对困难的办法。比如当孩子发现家里的小猫死去了以后,成人可以和孩子讨论如何更好地照料小猫的生活,提高小猫的生命质量。

  帮孩子宣泄悲伤的情绪

  和孩子一起哀悼。哀悼意味着一种情绪——我们因为失去某人或者某物感觉到悲伤、痛苦;哀悼意味着一种告别——告别一段曾经建立在逝者和自己之间的关系;哀悼意味着一种希望——生者要带着逝者的爱和祝福,继续生活。

  成人世界中的哀悼有参加葬礼、祭拜等宣泄途径,但孩子的哀悼却常被大人忽略。面对哀悼,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的各种情绪,同时,家长还应该给孩子积极的精神力量。当宠物离开,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小动物接受了我们的爱,愉快地完成了自己的生命,带着快乐和我们的祝福离开;当亲人朋友离开,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他们虽然离开,但仍然得到我们的祝福,也会祝福我们,我们可以继承他们的好品质,怀着希望继续生活。

  和孩子一起游戏。游戏在缓解紧张以及促进儿童去观察、体验、适应和对待紧张体验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游戏中,和孩子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不愉快的情绪和体验通过不断的重复得到释放,家长在游戏中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具体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

  一些艺术活动,如绘画、诗歌、音乐等,可以让孩子用创造性的表达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并从中获得力量感、控制感,并寻求自我安慰。家长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孩子唤起与家长之间的积极情感,给孩子安全感和强有力的支持。

  在亲子共读中感悟生命

  如果孩子遇到死亡事件,那么在事情过后的一段时间,可以捧起一本温馨、有启发的图画书,和孩子一起轻轻朗读。

  玛格丽特·威尔德的《猪外婆》中写道:“一天,猪外婆突然卧床不起了,她知道自己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于是,她又爬起来和心爱的孙女一起看村子、看砍树、看天上的云、看亭子在水里的美丽倒影。晚上,猪外婆又像过去那样紧紧拥抱孙女入睡,一直到早上,再也没有醒来。”书中的画用的是淡淡的水彩,明丽得近乎甘美。也许是为了冲淡悲伤,告诉小读者,面对死亡,还有美好的回忆和思念。

  《獾的礼物》把死亡比喻成“走向长长的隧道的另一头”。对于孩子身边的家人、朋友的离开,文中的一句话也很有用——“死了,哪怕身体没了,但心还会留下来。”故事里的獾留在了大家的心里,给动物们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教会了动物们那么多的本领。这就是獾的礼物吗?不,獾还教会了动物们生命的意义——爱和希望。爸爸妈妈可以和大年龄的孩子一起讨论如何接受死亡,死亡意味着什么,可以告诉孩子,死亡除了失去,还有希望。

  而《想念巴尼》中的情境,很多现代人都会遇到——“我最喜欢的猫巴尼,星期五死了,我伤心死了。”读到这个开头,不觉得心里某处柔软的地方被一个小爪子抓了一下吗?故事中的男孩第一次面对死亡,哭泣不止,但作者让小男孩用充满温情的回忆来忘却死亡,深入浅出地说出一个生命轮回的道理。“猫并没有死,它还活着,一到春天,它就会变成一朵花的形状重新钻出地面。”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解释包含了初步的食物链知识,作为科学启蒙未尝不可。

  笔者在幼年时,遭遇了外公和爷爷的离世。第一次面对亲人的死亡,我害怕得独自在家,呆了整整一下午。如果有时光隧道,真想带着这些可爱的图画书回到过去,陪伴那个小小的我,和她一起面对死亡,体验悲伤。有了陪伴,也许超越悲伤就不那么困难。

  长大意味着知道更多,也意味着怀疑更多,可是有一样东西可以保持不变,那就是对待生命的态度。尊重生命的规律,承认死亡的存在,不是成人对孩子残忍,而是在用一份逝去的生命感动活着的生命。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生命、尊重生命。

  (作者单位:学前教育杂志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吹响优质普惠的号角     下一篇:宝贝的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