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城市 照样有舞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缪志聪

  招聘现场观望多坚持少

  5月份,已经到了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收尾季”,一些毕业生往往都已经拿到了好几个“offer”。在南京的一场综合类公益供需洽谈会上,几十家企业“排排坐”,大学生们来来往往,十分热闹。但阿里巴巴南京服务中心的招聘人员周华却苦笑着告诉记者:“来了一上午,却没招到几个合适的。”

  在招聘现场,记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带着十几份简历,看到“差不多”的单位就仍下一份。茫然失措的大学生,往往让用人单位也十分为难。周华说,现在的学生鲜有能耐心坐下来聊半个小时的,通常匆匆丢份简历,就匆匆离去。

  在现场转了好几圈的小高,是其中鲜有的“坚定者”,但她说自己来其实也抱着观望心态。小高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研究生,因为研三的课题很多,去年年底忙着写论文,就把找工作的事耽误了。她把自己的就业方向定在信息科技型的公司,月薪5000元左右,十分明确。回想起一年来找工作的经历,小高也露出几分无奈:“现在找到合适的太难了。”

  “就业难” 难在转观念

  在像江苏这样经济基础较为牢固的地区,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毕业生创造了较大的就业空间,“就业难”往往体现在“观念难转变”上。

  据统计,2012年江苏高校毕业生总数52.6万人,截至当年11月6日,总就业率就达到91.76%,实现就业总人数达48.27万。这几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年底总体就业率不低于90%”的任务基本都能提前完成。

  但另一方面,就业过程中却存在比较明显的“政府急、高校急、毕业生不急”的现象,对就业形势比较漠然,或缺少理性分析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常州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人事经理就直言:“十份简历,有一两份能用就不错了。即使过了简历关,却事先一点功课不做,来面试的时候才发现公司位置有点偏,结果扭头就走的也大有人在。”

  “个体就业期待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就业困惑的主因。”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胡建平告诉记者,近年来虽然一味追求“大城市、大企业”的现象有所减少,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但是仍存在大量“趋热求稳”的盲从现象,投身创业的人数依然偏少,还有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不够准确,“实际上,2012年在宁高校的毕业生就超过20万,而南京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只有6万个左右,加上大量的外地求职者,想留下来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加强就业指导 解求职困惑

  一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面是用人单位招聘难,就业空间大,两难并存的现象却如影随形。对此,胡建平用了“三个不匹配”来概括其原因:“一是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二是学生对地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所在地域之间不匹配,三是学生期望值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不匹配。”

  近年来,江苏高校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拓展专业领域,依据产业结构调整需求转化专业结构,根据专业总体布局适度增设空白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广泛肯定。2009年到2012年年底,全省本科高校共增设本科专业300余个,其中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占新增本科专业总数的70%。

  胡建平建议说,在这样的就业背景下,毕业生要调整好求职心态,除了高校做好就业指导,从本科阶段积极开设生涯规划类课程之外,大学生自身也要对就业形势有个清醒的认识,“清楚自己是谁,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调适目标,脚踏实地,要相信即使走出大城市,照样有展现自我才华的大舞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