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专业学生自己说了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学生自发组织师生交流。苏钰珊 摄

  ■本报记者 俞路石

  本科生入学后至少有3次自主选专业的机会:进校一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学院或学科类;二年级的春季学期可以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中期分流,有接收条件的院系申报计划,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申请;三年级后还可以进行专业调整或按个性化修课计划学习。此项制度在中国科技大学已实施10年了,今年,又有新的改进与完善。

  三次选择机会,直至找到“真爱”

  对化学一直兴趣浓厚的周丹,2009年被录取到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大一下学期,她旁听了化学院张祖德老师的“无机化学”。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她决定:不学原专业的课程,改修化学院的相关课程。大一结束后,周丹顺利转到化学系,学习成绩持续上升,并发表了一篇国际学术论文。她还作为中国科大“湿队”成员,在2011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亚洲区预选赛中获得金奖。目前,周丹正准备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博士学位。

  让周丹获益的这项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自主选择专业的举措,中科大从2002级本科生开始在全校普及。

  “这件事看似是小事,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很重要,也是拔尖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中国科大副校长陈初升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是呵护、引导、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很多学生由于高考填报志愿时对学校及专业不太了解,或受家长、社会的影响,不能恰当地填报专业,在大学,我们就要帮助他们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给他们机会重新选择最适合的专业。

  从2012年开始,该校又出台新政,对申请转专业未被接收的学生,可以在学籍不变的情况下,由学业指导专家为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学生修读完认定课程、达到要求,即按该专业毕业,不受学生原学籍所在学科或专业限制,从而百分之百地满足了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需求。“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很顺利,效果也很好。”中国科大教务处处长蒋一说。

  上述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数学科学学院为例,每年转入数学院的学生约占该院学生数的15%,大多数成绩优秀:2008级综合成绩排名第一的曲思萌从工程学院转入,现在美国普渡大学深造;2009级李昴从化学院转入,最近获得被誉为该校最高奖学金的“郭沫若奖学金”,即将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数学博士学位……2010级综合成绩排名前10中,有4人是从其他学院转入的。

  成立学业指导中心,为理性选择和个性化学习导航

  自主选择,也会有迷惘。如何帮助学生找到“最爱”?以前,每到大一、大二下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中国科大各院系纷纷以专题报告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专业。2011年实行三学期制后,各院系利用夏季学期开设专业宣讲类课程,集中进行专业介绍,并组织感兴趣的同学深入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实地考察。

  “每年申请转入物理学院的学生较多,我们分两组面试,学院领导和课程组组长都参加,主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以及基础是否适合等。”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说,二年级结束后还要进行专业分流,11个专业的负责人登台介绍,最“牛”教授随后出场“吆喝”。报告会近30场,最后由学生自主选择。

  该校去年还成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中心”,由学业指导专家、专职工作人员和学生学业辅导志愿者组成。指导专家目前已有25人,都有较强的科研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要职责是对学业发展上有不同层次需要的同学给予专门指导,包括学业规划、学业困惑、专业选择等。在专业选择指导方面,为转专业、跨学科交叉学习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指导,帮助他们做出合适的选择,指导他们选课和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去年下学期,该中心对28名申请转专业暂未被接收的同学进行了约谈,针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全面修订培养方案,为“自由恋爱”提供制度和资源支撑

  一般而言,不同学院之间课程差别很大,跨学院转专业会比较困难。中国科大从2009年起,花费3年多时间,调研国内外著名大学的课程设置,全面修订本科培养方案,按照知识结构分层重构课程体系,其目的之一就是进一步消除低年级转专业的课程障碍。

  据该校教务处副处长李蓓介绍,新的课程体系分通修课程、学科群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4个层次。其中核心课程设置以“精”为主旨,每个专业开设3至5门对应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按照本科专业方向与对应研究生二级学科贯通,统一设计。

  在排课安排上,各学院内部前两年的课程完全一致,只排通修课程与学科群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从第三学年开始排课,专业方向课从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排课。全校低年级(一二年级)课程基本一致,学生转到另一学院时,只要补上三四门课,就能跟上新专业的学习进度。

  新培养方案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注重打牢基础,强化学科交叉,突出科技前沿,为转专业基本消除了课程设置上的壁垒。

  支持学生按照兴趣选择专业,看似简单,背后却涉及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改革措施。

  例如,在招生方面,中科大多年来实施按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所有新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在同一通修课平台和学科群基础上进行培养;在学籍管理方面,学校每年有多个时间节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专业选择和专业调整工作;在政策支持方面,对要求转专业未被接收仍坚持要修读拟转入专业的学生,实行教学管理与学籍管理分离制度,等等。

  “除政策支持外,转专业还需要足够的教育资源作保障。”陈初升说,中国科大一直坚持走“精品大学、英才教育”之路,本科生招生规模始终控制在每年1800人左右。同时,着力加强以高端人才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1500多名专任教师中,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占24%以上,本科生与专任教师比约为5∶1,保证了学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为每个有个性化需求的学生制定学习方案。

  “如何让年轻人从应试教育的惯性中解脱出来,真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来自主安排学习,这是我们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着力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说,要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培养他们享受学习、享受实践、享受创造的感觉。

  点 评

  凭着兴趣闯世界

  ■李薇薇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启动新一轮“百分百”学生自主选专业的工作,完全以兴趣为导向不附加任何门槛。

  “学生无好坏,专业无好坏,只有专业适合不适合学生。什么叫好,感兴趣即好。”中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刘祖平教授的话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

  可能每个人都知道兴趣无疑是人生当中最好的老师,兴趣最大的作用即能从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个体价值。但是,在具体的选择中,却会让多数人在兴趣与实用主义间摇摆不定。比如,高考志愿与冷热专业的选择,就业意愿与薪酬高低等。毕竟,有老话在先:兴趣不能当饭吃。

  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这不能有任何强迫。”

  “做你所爱的事,爱你所做的事,过程就是奖励,如此而已。”这是苹果教父乔布斯所说并流传甚广的一句话。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人:或钟情于陶泥技艺,或会心于石块雕刻,或专注于花草种植。他们以兴趣作为个性生活的支点,怡然自得。恰恰是他们的个性与独具的技艺特色,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

  诚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科学家,都成为名人。中科大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就是培养多样性、创造性人才的有力举措——该校学生有3次选择专业机会,有一些学生从很热门的专业,如物理、化学等专业转到人文学科领域;由学业指导专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本科生与专任教师比约为5∶1;不盲目扩招,每年招生数量控制在1800人左右,等等,都是让兴趣得以成长的合适土壤,而这也是该校通过十余年的探索而逐步成熟起来的机制,此种机制也恰恰是老话中的“兴趣”所缺的成长营养。

  从兴趣出发固然重要,但能以“兴趣当饭吃”也很重要。从中科大学生周丹、曲思萌、李昴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他们完全可以凭着兴趣闯世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