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品牌学校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赵向东,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作为有教育理想的教育人,这些年来,赵向东始终致力于品牌学校的打造,多年的坚持收获累累硕果——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迈入了品牌学校的行列。基于在改革创新方面的成就,2012年,赵向东被密云县政府部门授予“密云县优秀校长”称号。日前,赵向东就创新给学校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一次深入解读。

  创新办学理念,为打造品牌学校奠定理念基础

  笔者:请问赵校长,作为校长,您如何认识创新办学理念对打造品牌学校的重要作用呢?在具体工作中,您是如何在办学理念上进行创新的呢?

  赵向东: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主题。我认为,学校发展的标志是:学生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发展——与时俱进,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发展——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综合起来是人的发展。在新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作为校长,我认为,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指挥棒”。如果在办学理念上出了问题,要想把教育办好,把一所学校办好,几乎是不可能的。背道而驰,或者偏离轨道,最后都将导致教育的失败。不断创新办学理念,才能为打造品牌学校奠定理念基础。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得到发展。所以,在办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抓。2007年北京高中新课改后,我校利用校本课程这一平台,挖掘校内现有师资,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形成特色校本课程。比如:合唱课、机器人课、无线电测向、插花艺术、中国象棋、阅读等,这些课程服务于学生个性需求和兴趣发展。我始终坚信,遵循学生个性成长,沿着学生兴趣培养,一定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认为,作为校长,要守住教育理想,但也不能把教育理想柏拉图化;在现实的道路上行走,又不能让教育功利化倾向使自己走向教育理想的虚无主义。校长要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守住自己的教育理想,并在现实中不断向教育理想靠近,让教育理想在现实中绽放光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

  创新教师队伍建设,为打造品牌学校提供人才保障

  笔者:众所周知,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能否成为品牌学校的关键之一,请问赵校长,当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哪些问题?作为校长,您是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呢?在这方面又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呢?

  赵向东: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我认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这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非常宏观又内涵丰富的课题。如何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我一直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我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以文化建设提升师德水平。比如,在教学方面,我们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科学习实践”中来,形成真正的学习能力。

  同时,努力建设我校的教师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实现教师从职业向事业的蜕变。确立教师精神追求的目标,激励教师不断开拓进取。通过建立学校激励机制,在教师中评选各类先进典型,并进行宣传、表彰、奖励,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使教师学有示范,引导教师形成不断学习,勇于进取,师德高尚,健康高雅的主流价值观。近些年来,我们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树立了一批教师典型,如:我校的全国模范教师李小凤、李文平、雷国凤、李洪晶、陈海波,刘艳荣、雍立琴、卜云玲、祝雪燕、张波、魏学军、于杰、吴晓旭、兰春燕、翟燕等。他们有的在德育、教学、教改教科研取得突出成绩,或者代表了不同年龄段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非凡的业绩,成为教师中的领军人物和楷模。这些教师的工作精神、工作业绩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带动其他教师行为的改变,使不断学习、勇于进取,逐步成为我校教师的共同价值追求。

  为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我们创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课题项目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新课改对课堂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教材内容承载着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如何把握好教材,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这一课题,真正实现了提高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新教材的实施能力。

  通过对课标、教材、高考说明的理解和把握,使教师的专业层次明显提升,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锻炼了一支由9个学科组成的30多人的研究团队,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资源库,提升了教师的成就感。我认为,教师参与教科研不在于他们研究出了多么高深的成果,而在于教师在参与教科研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一部分教师成了才。

  我认为,教师是靠专业行走,靠精神站立的职业。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引领好教师的专业发展,锻造学校教师精神,教师文化,应该是学校发展腾飞的双翼。这些年,通过不断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我们打造出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创新教学模式,为打造品牌学校提供特色支撑

  笔者:一所学校,是否具有鲜明的特色,是打造品牌学校的重要一环。作为校长,您是如何看待学校特色呢?在这方面又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呢?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赵向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特色教育需求的提高,随着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出现,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教师为中心的“先教后学”的传统较为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和接受式学习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特色高中建设有利于满足社会、人民对特色教育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各个学校都在探索适合本校的新的教与学方式,并初步形成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校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个课题被推荐确立为国家课题。经过两年多的试验,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式,构建了具有特色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促进了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

  通过创新,我们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先教后学的模式,变为“先学后教”,减少讲与听,增加学生说和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伴互助的时间和机会,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其中强调借助导学案,实现自主、互助。“自主”是指自主学习,即学生依据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进而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相关内容的过程。“互助”是指“合作学习”,也就是在课堂上小组内或课下同学间为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相互解疑、讨论、合作探究的过程。

  我们通过构建“自主—互助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研究探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操作方式;研究不同课型各环节的基本操作规范;探索研究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导学案基本结构和编制方式;探索课堂教学评价基本内容和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果,受到专家高度的评价。

  北京市教科院课程中心朱传世称赞说,这个课题的研究非常有价值。认为这样的改革是需要勇气的,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好的;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苏尚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个课题改革,不仅仅是为学校提供帮助,更是对整个基础教育在当前状态下的思考提供帮助,其意义是全面的。就这样,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和我的教师团队对教育的理解在不断深入,我个人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也在逐渐地成长。通过这个课题,我们对课改的动机更加明确,课改的最终目标是“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最终实现学校发展”。

  通过改革创新,我校实现了突破传统,按照新的模式办学的目标。办学模式为学校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为品牌学校的打造创造了条件。

  创新现代教育途径,为打造品牌学校提供技术平台

  笔者:教育现代化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梦想,作为一所学校,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是一个重要标志。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无疑是打造品牌学校的重要硬件。作为校长,您是如何加强学校的现代化建设的呢?现代化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呢?

  赵向东: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焕发了教育新的生机与活力。我校于2004年初开始进行校园网的建设,当年就实现了“班班通”,全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校校通”工程的建设使得校际间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办学效益。我认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这场技术革命必将对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必将使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的观念、方法、手段产生革命性变化,从而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学校发展。因此,我认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是一所优质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有利契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