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学习的内容选择
教师在课堂运用游戏化方式组织儿童学习时,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适合采用游戏化学习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设计: 一是从对游戏本质理解的角度。不同类型的游戏有不同特点,在促进儿童的发展方面也有所侧重,它与各个学习领域有值得关注的联系。 角色游戏更适合人文学习领域,在中小学的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中,不少内容有故事、有冲突、有对话,教师可以选择情节性较强的篇章进行戏剧改编,增强学生学习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规则游戏更适合数理学习领域。小学低年级复习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教师可以设计“百数表跳跳棋”的游戏,利用纸牌、自制的百数表棋盘等工具,遵守一定的跳法规则来开展双人竞争;身体游戏则几乎适用于不同的学习领域。小学数学中的“量感”(对长度、体积、时间、重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是一个很难“教”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1米接力棒”“我们都是木头人”的身体游戏,让儿童通过身体的感知去记忆和体验长度,这种身体的记忆和认识正是具身认知在学习中的反映。 二是从知识分类的视角。有观点认为,所有知识技能都是适合采用游戏化学习方式的,关键在于不同类型知识技能与游戏化机制、元素的匹配性。 陈述性知识:运用故事、可重复、及时反馈等游戏化元素。英语教师通常采用的“单词闯关游戏”就是典型的例子。 概念性知识:将匹配、分类、沉浸感设计到游戏中。科学课上,为了让四年级学生认识电阻,教师设计了“电阻游戏”:学生模拟自由电荷,地面上画好的通道作为导体,学生从通道的一端跑到另一端。然而,道路的宽窄会对人的运动产生一定的阻碍。学生可以通过切身感受,类比到自由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程序性知识:通过游戏模拟情境再现。比如手机APP里面学习烹饪、造房子、制作手工、照顾宠物、开垦农场……虽然这些无法代替现实中的操作,但游戏模式下的演练可以让学习者无拘无束地进行探索。 软技能:在游戏中设计尽可能多的互动、合作机会。例如,戏剧游戏《狐狸孵蛋》提供了一个包含各种复杂情感的故事:一只狐狸捡到一只天鹅蛋,原想将小天鹅孵出来吃掉。谁知,小天鹅的一声“爸爸”把狐狸的心都叫酥了。冬天来了,天鹅需要迁徙才能活命,狐狸承担起爸爸的责任,每天训练小天鹅飞翔,可是小天鹅却怎么也不愿意离开爸爸……伴随着主角的纠结,儿童感受到了情感的复杂性。有关平等、爱、责任等内容都在戏剧游戏中得到理解和表现。 三是从儿童学习的视角。儿童在学习一些知识时容易感到枯燥,但又有记忆、练习的必要。比如儿童学习乘法时,教师将儿童熟悉的“依次报数”游戏做改造,改变为乘法游戏。在学习3的乘法时,教师让学生在30以内依次报数,遇到3的乘积的数字时,用“拍手”的方式取代。这需要学生全程集中注意力,并巩固熟练对于3的倍数的练习;儿童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抽象或复杂的概念、规律,比如前文中的“电阻游戏”;儿童缺少深入情感体验或不能理解他人想法的。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有关生命成长的自然课上,为了让学生体会父母照顾婴儿的辛劳,师生一起收集婴儿衣物、奶瓶、尿布、温度计等物品,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我来做爸爸妈妈”。教师设计了“婴儿哭了”的情境,学生通过喂奶粉、测量是否发烧、换尿布等不同方式来体验和安抚。教师发现比起以往让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婴儿时期的经历,这样的角色游戏令学生更投入。 (摘编自《上海教育科研》) |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