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调整势在必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朱红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为配合扩招,各高等院校纷纷扩大原有专业的招生规模或增设新专业。新专业的设置在扩招之初是必要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问题日益凸显,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笔者以为,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专业设置雷同。相同专业设置数量过多,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过大。基本上每所大学,不管有没有条件,都设置了英语、计算机、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开设这些专业不需要购进昂贵的实验设备,引进一些师资就能招生办学。高校专业重复设置造成同一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困难。

    专业设置滞后。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很多就业市场遇冷的专业,由于学校不愿意舍弃培养的师资和配套的设施,专业调整成本又太高,所以学校即使知道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也不甘心放弃。

    专业口径过窄。为了设置更多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转移就业压力,很多高校将原有专业细化,形成很多窄口径专业。高校专业设置细化,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可能在短期内比较好。但从长远来看,大学本科的学习应该是打基础的阶段,专业方向应尽可能宽泛,应该多学习专业知识。

    专业设置盲目。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是地方高校专业设置雷同的根源。1999年以来各大学纷纷增设新专业,普通地方高校新专业数量突飞猛进。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迅速增长,专业布点数由1998年的8857个增加到2001年的13344个,增长50.2%。各地方高校新增设的这些专业中不乏经过学校认真调研、最后确定的适合专业,但其中大部分是盲目跟风设置的专业。

    面对近几年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担负人才培养任务的大学必须反思自身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不等不靠,主动解决问题,建立合理的、符合社会宏观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逐渐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地方普通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革专业现状。

    一、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当前,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任务迫在眉睫。高校面临的专业设置重复、滞后、特色专业缺乏等问题不但导致很多毕业生无法就业,也威胁到部分高校的生存。高校应把握市场需求,根据学校定位,合理规划本校专业布局与结构,刹住专业浮夸风,停止专业扩张。与其专业多而滥,不如削减或整合现有专业,打造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正面评价等级,为学校稳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定位不准确,尽管本身属于专业型、应用型大学,但都想办成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在办学规模上追求越大越好,在办学层次上追求更上一层楼。这导致许多地方高校分层不明、定位不清,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向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看齐,甚至照搬名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应体现不同的特点,地方高校应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围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有条件的高校可与用人单位联合办学,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适当增设新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地方高校近些年虽然增设了不少新专业,但所谓的新专业大多只是跟风上马,专业基础薄弱。真正经过仔细调研,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发展趋势的专业寥寥无几。地方高校进行专业调整后,一些跟风申办、特色不突出的专业将被淘汰,原有的优势专业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也许已经不再具有优势,比如一些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专业目前就业压力很大。这样,地方高校若想在专业设置方面有所突破,必须花力气研究市场、研究本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寻找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的新专业,保证学校在未来的生源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四、建立专业淘汰制,打破“只增不减”的神话

    虽然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高校有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职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为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规划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敲响了警钟。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政府在削减低就业率专业、审批新专业等方面应发挥主导和宏观调控的作用。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重新强调建立对办学质量低下的专业实行限期整改、暂停招生等退出机制,推动高校加强专业设置的自律和监控。与其某些专业被政府取消,不如削减劣势专业,集中优势,打造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当今形势下,高校的专业改革必须提速。盲目地增设专业是饮鸩止渴之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将使部分高校在未来生源竞争中一败涂地。地方高校将在未来几年内进入自我专业调整阶段,专业建设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