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小区周边学校须整体规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汪明

    近日,一则“中粮万科陷尴尬境地,引入北京小学入驻却遭抗议”的消息见诸报端。报道中说,北京房山区长阳地块,万科公司引进了北京小学,房山区教委等承诺万科业主有入学优先权,而在此地块的另一个开发商国际城业业主认为,北京小学是公共资源,距离更近,应该享有上学的权利,双方争执不下,导致矛盾激化。

    此事件的具体细节尚待考证,但出现纠纷反映了当前新建小区周边学校,因入学权问题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值得深思。随着各地新建小区的大量出现,周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新建小区周边学校应当如何定性定位、如何规划布局、如何引进资源、如何划分片区,这些问题都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精心谋划、科学决策。

    学校的办学性质应当更加明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新建小区周边学校建设,通常采取的是办学体制改革的运行模式,这些学校名为公办学校,但实际按民办机制运行,按民办学校标准收费。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这样的运行模式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从长远看,新建小区周边学校建设,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建设,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公办性质。虽然在一些学校建设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付出了自身的努力,但并不会因此改变这些新建学校的公办性质。况且,规划建设小区配套教育设施,也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本身应尽的责任。

    学校的规划布局应当更加精细。作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本区域的新建住宅规划、新建小区规模和入住人口数量进行预判,进而对新建小区周边学校的总体布局、办学规模和服务半径进行统筹规划。针对一些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不合理,配建规模不足的区域,需要加强资源整合。总之,新建小区周边学校建设一定要跟上新建小区建设的步伐,防止出现小区已经建成,而适龄孩子却不能就近入学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也要避免新建一个小区,建设一所学校的简单化做法。立足长远,统筹规划,既要满足就近入学的需求,也要最大限度地防范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学校的资源引进应当更加科学。作为一种探索和尝试,各地一批新建小区周边学校,以政府为主导,引进名校合作办学。但这种合作能否真正发挥名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新建小区周边学校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案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名校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并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简单移植的做法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看,对于合作办学可能出现的不规范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如果合作办学名不符实,极易引发社会的质疑,招致家长的不满。

    学校的片区划分应当更加合理。应当看到,当前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差距仍然客观存在,在这样的现实情形下,如何合理划分片区,始终是就近入学政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很显然,在今天的新建小区,这一问题同样非常突出。作为政府举办的公办学校,新建小区周边学校在进行片区划分时,应当对周边区域进行统筹考虑,真正使适龄孩子在就近入学的原则下拥有公平的机会。一所新建的公办学校只招收某一新建小区的适龄孩子,或者给予所谓的入学优先权,不符合公办学校的划片原则,也有违教育公平,这样的做法受到质疑也就在所难免。

    (作者系教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