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社区教育让农民得实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采访后记】 

    靠什么赢得农民信任

    ■本报记者 钟伟

    如何让农民通过社区教育这个平台,提升致富能力、推进乡风文明、促进社区和谐,是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关键。

    农民致富靠什么?靠科技!而农民最缺的就是科技。眼下,不管是仍在土地劳作的农民,还是离开土地“背包进城”谋生的农民,最需要的就是有一技之长。社区教育必须面对现实,去满足农民这种最迫切的需求。农民最讲实惠,只要社区教育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就会不请自来,积极参与。德清的社区教育就是抓住了农民的致富心理,不失时机地推出具有特色的能让农民致富的科技项目,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任。这就是德清“以科技项目为抓手,提升农民致富能力”的社区教育取得成功之所在。

    不仅仅局限于此,多年的探索为德清的社区教育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什么?需要增强幸福感!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幸福感的主观指标数值。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幸福指数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坚持文化活动与经贸洽谈相结合的浙北乾龙灯会、传承桑蚕文化的新市蚕花庙会、弘扬感恩慈孝文化的游子文化节、增进社区居民间沟通交流的欢乐邻里节、常态化的社区居民大讲堂……依托活动项目的社区教育,在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公民素质,让富裕起来的德清人民,对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有了更多、更高的追求。

    德清县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的正中心,是“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之一。德清县2003年启动社区教育,2004年成为浙江省首批社区教育实验区,2009年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全国为数极少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区之一的德清,其社区教育在开展之初就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新农村建设,他们从农民群众最关心、需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做起,初步形成了以科技项目提升农民致富能力、以活动项目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项目引领式”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真正让农民从社区教育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