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随心动见性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徐庆华,1963生于上海,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导,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副研究员,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2002年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1994年、2006年两度应邀赴新加坡讲学并举办个人作品展。2009年,作品被文化部选送载入神舟七号“和平颂——太空飞行艺术之旅”并全国巡展。

    佛像印

    山水清音

    思源·对章一

    致远·对章二

    ■本报记者 董少校

    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期间,两方《思源·致远》印章广泛出现在网站、画册上,成为弘扬学校历史文化和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这两方印一朱一白,刀法大胆磊落,显出一种敦重厚实又蓬勃奔放的气象,与百余年老校上承悠久传统、下启未来进步的精神正相契合。对章的作者便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青年篆刻家徐庆华。

    徐庆华早年师从韩天衡先生研习篆刻书法,1986年即作为艺术指导参加电影《篆刻艺术》的拍摄,后来他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深造。名家亲炙、学院濡染加上个人的勤奋求索,徐庆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读他的篆刻作品,能够感觉到某种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概而言之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结构大开大合的“奇”,线条朴拙爽朗的“辣”,细节灵动诙谐的“巧”。

    从印面布局看,徐庆华不少作品奇峻凌厉,大气磅礴,如骏马驰于疆场,奔放浩荡。如《欢天之章》和《大自在》,并非每个字大小均一整齐地排列,而是错落有致,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欢天喜地之豪气喷涌而出,自由自在之襟怀力透纸背。自秦汉至明清,结构工稳是一种延绵既久的追求,当今仍有大批篆刻者奉之为金科玉律,以致形成思维定式,不愿也不敢突破,与收藏市场对此种印风的追捧遥相呼应。在徐庆华心目中,章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它理应服从于篆刻艺术表现力的整体,传递出创作者的心性。他的作品结构安排不拘一格,同时又合乎篆刻的基本规则,法度森严,可谓稳中见奇。

    线条的丰富质感是徐庆华篆刻的又一亮点。对他而言,线条不仅是构成印面文字的基本材料,而且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是篆刻之为篆刻的必然要素。总体看去,徐庆华的线条力避纤细圆润,不求粗细划一,而是大刀阔斧,随兴所至,爽朗流畅。如果说秀雅缠绵的元朱文是和风细雨,那么徐庆华的刀法是暴风骤雨,充满了摧枯拉朽的力量。他刀下的线条直则不尽直,曲则另有曲,边角交叉处甚至有毛刺,但看上去却有一种朴拙自然的美,那不是刮出来、磨出来、修出来的,而是快刀击石撞出来的,刚烈老辣。《思源·致远》中不难发现毛刺的存在,但它们和富于变化的线条一道,造就了印章的高古之意。如此刻法貌似随意,实则须有扎实的刀法基础、对印面的总体把握以及对线条表现力的深厚理解方能为之。金石的独到韵味出来了,艺术家的内心性情也出来了。

    所谓“巧”,是说徐庆华篆刻中带着趣味的因子,叫人会心一笑。他的作品细节处理充满了灵性,往往诙谐有趣。如《子康》仿佛一位谦谦君子,正在问道于人;《不尽意》下面的“心”仅露丁点,几乎被碎边吞没,真个是“不尽意”。艺术需要童心,需要性情的融入,由此更好地与观者对话,带去感染。

    徐庆华是一位跨界艺术家,他的篆刻从书法、中国画、西方抽象艺术等方面得到滋养,眼界愈开,探索愈深,终于成就了作品的豪放之意、参差之美、灵巧之趣,在篆刻的世界独步天下,活跃于印坛,成为韩天衡之后新一代篆刻家中的翘楚。韩天衡教弟子向名家大师学习,吸纳精华推陈出新,而不是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在这方面徐庆华无疑得到了真传,坚守着“我者我也”的艺术箴言,厚积薄发,求变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