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共建添活力 合作发展创示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引进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车间

    最近,“AGV轮式移动机器人”、“智能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汽车减速器”、各种交通及通讯器材精密零部件等一大批技术研发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里。这是广铁职院依托广州市花都区政府部门、花都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粤宝丽工业园区,开展政校企三方共建“厂中校”、“校中厂”的办学模式取得的成果。

    校厂一体

    政校企共建工学结合示范园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6月,由广州铁路运输职工大学、广州铁路机械学校、广州铁路成人中专合并组建,2005年8月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正式移交广州市政府部门管理,是广东省仅有的一所培养轨道交通、铁路等特有专业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09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面对高职教育“诸侯四起,满天星斗,没有太阳”和学院校园狭小的窘况,学院领导班子“励精图治,挖空心思谋发展;上下求索,带着脚镣在跳舞”。改革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打造好开放的育人平台,做到校企融合、产教一体,必须敢闯敢试、协同创新。”学院领导班子在集体谋划决策“示范园”建设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为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吸引更多的企业、挖掘更多的社会资源,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学院领导班子决定,以服务中小企业为目标,以小创造、小发明为抓手,发挥轨道交通(铁路)、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等专业优势,与花都区政府部门、花都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办学。

    2008年底,广铁职院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时称花都工学结合基地)建设启动,学院的二级学院——机械与电子学院分三批整体迁入花都粤宝丽工业区,探索构建了“厂中校”、“校中厂”办学模式,借助地方政府提供的市场资源这把“金钥匙”,为打开学院固步自封的“脚镣”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示范园依托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群),紧密对接广州市花都区大功率机车修造产业链、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链、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等,与区域内的5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短短四年多的时间,示范园通过主动联系企业,有效整合市场资源,与企业合作研发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申请专利等,着力寻找与企业合作的共赢点,建立了校企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示范园先后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新工艺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的“四技服务”有65项,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与各种专利129项;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12项,受委托加工零件300余种,生产总值过亿元。“机电一体化专业企业顶岗培训”、“机电设备类专业企业顶岗培训”、“数控技术专业企业顶岗培训”及“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培训”等项目,2013年被立项为“高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培训项目”。

    如今,“示范园”已成为联系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纽带,成了省市技术服务的窗口、科技创新的基地、成果转化的平台、人才培训的摇篮。

    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建设得到了广东省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省教育部门领导考察示范园后指出,这是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个很好的实践,学院提出的“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进一步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定位准确,方向正确。

    内引外拓

    激发校企合作办学新引擎

    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始终坚持“多元主体、多类形式、多种机制”引企入校,政校企三方协同完善管理机制,基本形成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符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的“管委会—项目部—‘双师’工作室”三级校企合作运作模式。

    该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系—教研室”的管理架构,取而代之的是操作灵活、运行高效的项目部,下设以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名字命名、专兼职教师协同开展实践教学、技术研发、大赛培育于一体的“双师工作室”。在“项目部—双师工作室”两级管理的基础上,该院会同广州市教育部门、花都区政府部门,依托花都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广州铁道车辆厂等企业组成示范园管委会,实现政校企三方共建共管。

    此外,示范园还通过以优质服务和资源共享优势,与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名优企业建立了兼备“校外实训基地”、“厂中校”、“双师素质培养基地”、“兼职教师储备基地”四大功能的16个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站,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打造校企合作新平台。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研究员考察示范园后,对示范园建设从理念、模式和特色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学院要以示范园为突破,打造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时代版本。

    目前,广铁职院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建设作为学院的综合改革项目,已经列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计划和广州市政府承担的“地方政府推进高职院校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国家项目,学院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努力探索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促进政、校、企资源整合与共享,为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提供实践模型和理论框架。

    另一方面,学院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按照“环境职场化、设备生产化、功能多样化、使用开放化”的建设思路,在“校中厂”、“厂中校”合作办学模式的框架内,建立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运行机制,明确合作相关方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义务与权利、责任与收益,以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示范园通过引企入校,联合大通(广州)机械有限公司、广州大森机械有限公司、广州德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共建了8个“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生产性实训车间,形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大通”、“德创”等模式,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规格和用工标准,共同制订、修订学院的教学计划和企业的培训计划,真正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的配套,解决了工与学、产与教的结合问题。2011年,政校企三方共建的“厂中校”、“校中厂”办学案例,入选国家教育部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四周年成果展。

    学院院长刘国生表示,示范园“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模式,之所以为学院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主要在于学院树立了“利在企业、功在育人”的合作理念,使政校企共建中协同创新的各方都能受益。“学院有为于政府,政府就给位给钱;学院有利于企业,企业就热心支持,从而使学院的人才培养有了坚强保障,发展也就如鱼得水了。”

    校企联动

    合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这两大根本问题,按照企业用人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资源优势互补为原则,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政校企三方共建为突破口,引进企业生产线和项目,联合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教学设施,探索实践“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

    在示范园里,教学对接企业的生产过程,分段组织实施,以企业产品为课程教学的项目载体,校企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课程,共同构建“教学与生产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学生与员工一体、作业与产品一体”的运行机制。

    示范园还开展社会化技能鉴定、行业企业考评、职业中介机构评价、专业能力考核等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极化”,全面发挥集生产、实训、培训、技术研发和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综合功能,达到“人才培养质量高、企业生产效益好”的互利共赢目标。由此,示范园“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项工程得以全面、深入、长效地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强调校企合作、适应企业需求。事实上,市场需求不仅仅是企业的需求,同样也是学生的需求,只有抓好学生和企业‘两个市场’、‘两种需求’,找准结合点,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院党委书记陈爽在学院的大会小会上特别强调这一点。

    广铁职院开展政校企三方共建示范园四年多来,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实干担当的办学精神、能打硬仗的教职工队伍,彰显出改革创新的无限活力,折射出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广州乃至华南地区高职教育的无穷魅力。

    示范园的1700多名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76项,获取各类专利49项;广铁集团、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珠江钢管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众多名优企业上门预定毕业生或开设订单班,学生总就业率达99.85%。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