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七载余 春华秋实硕果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该校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加强学生创新教育,从场地、设备、经费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和保障学生自主开展创新研究,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制度上保障创新教育的有效持续开展,学校还推出创新学分制,学生须通过科研与实践成果、学习与竞赛成果、特长与技能证书或其他创新性活动成果获得至少2个创新学分方能毕业。该校10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得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3个项目申报了2013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该校常年开设80项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让最内向的学生也能上台”。涵盖了学科知识竞赛、文化、艺术、体育、社团活动等在内的第二课堂活动拓展了学子们的兴趣爱好,陶冶了情操,活跃了校园文化,全面锻炼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该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英国威尔士卡迪夫大学伦敦商学院、德国欧福应用技术大学、美国麻省大学、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德国不莱梅科技大学、英国阿尔斯特大学、日本熊本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日本崇城大学、泰国正大管理学院、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马科斯分校、瑞士HTMI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等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设了“2+2”、“3+1”本科合作项目,以及“3+2”“4+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1+1”MBA联合培养项目。为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学院还开展了暑期赴美带薪实习、出国夏令营活动、日本大学生交换生等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系列举措常抓不懈

    优良学风助力学子成才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自建校以来,一直把学风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通过“以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以严格规章制度规范学生,以优秀教师风范熏陶学生,以浓郁学术氛围吸引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等五大举措,活跃了校园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校园内形成了“自律、乐学、会学、求实”的优良学风。

    为夯实学风建设基础,该校推出了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并狠抓落实,将学风建设落实到了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该校创新性推出了《一周入学教育制度》、《晨练制度》、《课堂考勤制度》、《教师办公室定期答疑制度》、《专职教师讲座制度》、《学生互助学习小组促进制度》等专项制度。《晨练制度》要求大一学生必须参加晨练,并作为体育课的一部分,给予学分,以保证晨练能长久坚持并落到实处。《课堂考勤制度》规定,考勤工作的开展由学生干部、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共同执行,考勤的职责、方法均有详细的明文规定,各环节的负责人与执行者分工明确,即保证考勤的正确率,又保证考勤工作的效率。每周公布考勤结果,缺课的学生由辅导员谈话了解情况,无正当理由的进行批评帮助。《专职教师讲座制度》要求学校所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术讲座,并由校园电视台进行同步录制播出。根据该校的《教师办公室定期答疑制度》,每个教师都有固定的办公室,每周公布本周教师在办公室答疑时间表,方便学生找教师解惑答疑。

    锦江学院通过学风建设的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出勤率高,课堂纪律好,学习自觉性强,图书馆晚间和假日座无虚席,校园处处可见读书的学生,暑假总有近千名学生留校复习。

    锦江学院的学生学习互助小组是锦江学院学风优良的最好体现。最初,学习互助小组只是由四五个同学自发组成的,内容、形式也比较单一。随着学风氛围带来的良性循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加入进来。学校第一个发起成立互助学习小组的是经济学院的周正潘同学,他于2010年首先发起倡议设立“周正潘互助小组”,由学习成绩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当导师,为低年级学生义务辅导或授课。在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短短三年时间,“周正潘互助小组”由6名学生导师发展到30余名,学员由6人发展到现在的600余人,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互助学习的内容也从高等数学发展到十余名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学生学习互助中心应运而生。在刚刚过去的2012-2013学年,2011级和2012级中,全校12个学院中的7个学院的年级第一名都是学习互助中心的学员,多个学院的前10名里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也都是学习互助中心学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学专业年级前25名有22名为学习互助中心的学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年级前10名有8名同学为学习互助中心的成员。学生学习互助中心基础班同学经过中心的辅导后,期末考试无一人挂科,其中不少同学还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

    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绘制学校优美画卷

    如果不是亲自到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实地考察,很难想象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距离成都50公里的地方,会有一所环境如此优美、设备设施如此完善、办学成果如此丰硕的大学。一位北京的家长到学校考察完毕后,忍不住赞叹说,学校就像一颗镶嵌在岷江边的绿宝石,太美了!

    每日清晨,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的校道绿荫下、锦江大草坪或文泉湖畔,总能传来琅琅的读书声,闻声望去,那是锦江学子正在晨读。7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地;如今校园中楼宇风格尽显,校园道路便利通达,处处绿意盎然。通透简洁的教学楼群,大片碧绿的草坪,校道上枝繁叶茂的大树,广场上的精致的弧形花岗岩地板……整个校园显得生机勃勃、现代大气。学校各处的地理名称也充满了人文气息,杏坛广场、文泉湖……这正是学校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的集中体现。

    该校选址在距成都半小时车程的眉山市,创办者正是看中了这个地方浓郁的人文氛围和闹中取静的办学环境。眉山在宋代曾出了886名进士,是大文豪苏氏三父子的故乡,也是唐代辞官侍母的大孝子李密的故乡,李白磨杵成针的故事就发生在离学校不远的象耳寺下,这里也是彭祖的养生之地。

    该校按人文化、生态化、数字化理念规划建设,建成了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实验楼群、图书馆、行政大楼、大礼堂、学术报告厅、体育场馆、景观公园、生态湖等;拥有了配套完善、舒适的师生宿舍楼群、师生餐厅、健身房、咖啡厅等生活休闲设施。

    校园内植被丰富,从热带到温带到寒带植物,让人目不暇接,学校一年四季鲜花竞放。锦江师生在眉山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整洁大气且富有内涵的校容校貌陶冶了广大师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劲头。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该校第二教学楼群即将投入使用,该校第三期工程建设即将开始,届时,美丽的滨河公园、实训中心、游泳馆、东坡书院、影剧院等将陆续建成。

    建校7年,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已迈出了“创全国一流本科大学,建中国式小常青藤”的坚实步履。展望未来,他们将继续弘扬“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锦江精神,按既定的蓝图,强化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水平,再铸独立学院教育新辉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