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民监督的制度反对官僚腐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列宁思想研究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第四届列宁学论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和北京大学的20多位专家学者,重温列宁最后论著中关于用人民监督的制度创新、反对官僚腐败的论述,探讨反对官僚腐败的制度创新之道。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的新起点新阶段,怎样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高度,真正解决官僚腐败问题,是关系全局、命运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

    正是这个意义重大的时代课题,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90年前列宁晚年用尽全部心血写成的最后一组论著,其中两篇论文《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心思想就是在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开放国内外市场、搞活经济的同时,必须配套地实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而最根本的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要建构人民监督机制,用人民监督系统的强大威摄力,从根本上防治官僚腐败。

    专家学者指出,重新学习列宁最后论著,对于我们巩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改革的历史起点上,邓小平突出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核心观念和基本思路同列宁主义,尤其是列宁后期新经济政策思路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与思想继承关系。在1991年8月20日谈话和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中“老祖宗不能丢”的重要原则,并且要求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因此,在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最后论著里,我们可以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源头和理论源头,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发展的创新潮头。(刘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