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一甲子 春华秋实六十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团结奋进的青岛理工大学领导班子

    青岛理工大学志愿者巡讲团

    2004年至今,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

    一甲子燃情岁月,六十年正道沧桑;奏教育兴国之壮曲,写当代杏坛之华章。从建筑学校到理工大学,从传统学堂到现代高校,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60年来,青岛理工大学披荆斩棘,弦歌不辍,开拓创新,上下求索,跻身于博士授权重点院校行列,奋进在高质量教学研究型特色名校征程中。

    “大学是社会首善之区,是思想者的乐土,是科技创新的高地,是知识文化的殿堂,是‘社会的良心’和‘理性社会的最后堡垒’。”青岛理工大学校长徐剑波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青岛理工大学已经积淀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精神传统和办学特色,并建立起本专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正在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60年,历史与现实的交汇

    流既远,其源自深。学校兴学始源1900年德国人卫礼贤创建的礼贤书院,办学发轫于1931年礼贤中学开设的高级工程科,创办于1952年发文筹建、1953年正式成立的“山东省青岛建筑工程学校”。新中国成立之初,积弱积贫、国力空虚,政权巩固后“一五”计划蓄势待发,急需钢铁重工、渴求建设人才。学校临危受命、应运而生,40多名教职工、首届150名学生,从青岛市江苏路43号几十间房屋启程,如潜龙腾渊、鹰隼试翼,迈出坚实的步伐。

    天行健,自强不息。60年,学校隶属多变、数易其名,先后历经山东省青岛建筑工程学校、中央重工业部门青岛建筑工程学校、山东冶金学院、山东冶金工业学院、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始终不渝诠释弘扬“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传统,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挫折频仍中奋进,在风雨兼程里收获,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谱写了一曲曲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动人交响!

    春发华,秋收其实。60年,含英咀华;60年,桃李芬芳。作为新中国创建的高等工程技术院校的先驱者和实践者,学校披荆斩棘,弦歌不辍,开拓创新,上下求索,现已跻身博士授权重点院校行列,奋进于高质量教学研究型特色名校征程。60年,从这里走出的大批专业技术骨干,为国家工业基础建设,为国富民强的宏伟蓝图,抛洒青春与汗水、燃烧热血与激情,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学校现辖市北、黄岛、临沂3个校区;设有19个教学院部;拥有59个本科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5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师资队伍人才济济,现有正教授181人、副教授520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363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外籍俄罗斯联邦科学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有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3人,国家教育部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山东省教学名师8人,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28人。

    60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实境耦合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60年,青岛理工大学始终坚持教学为中心,在学校发展各个时期一贯注重“立德树人”的传统,为一代代学子注入了“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精神基因。60年,学校10多万名优秀校友走出校园,奋战在祖国建设的大江南北,以“诚信做人”、“扎实做事”、“作风朴实”等品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青岛理工大学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扎根艰苦行业,培育我国冶金战线中坚力量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与国家冶金行业发展同甘共苦、血脉相连,为马钢、太钢、宝钢、首钢、邯钢、鞍钢、攀钢、武钢等国家大型钢铁企业以及一冶、三冶、十三冶、十七冶、十九冶、宝冶等国家大型冶建公司培养了近2万名专业人才。

    学校毕业生中,一大批已成为冶建企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厂矿企业的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在学术和技术上有很多发明创造,诸如:原冶金部门经调司司长张来亮、计划司副司长刘永昌,原太原钢铁公司党委书记宋书信、党委副书记梁志宽、副总经理武云岱,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徐有芳、党委副书记侯贵生,邯钢冶金建设公司党委书记王明新、总经理王建都……不胜枚举,他们在振兴中国冶金工业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立足土建特色,孕育“一所学校影响一个行业”现象

    在第20届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学校学生的设计方案《21世纪的城市住区》获世界第11名的好成绩;2001年,学校8个大学生把一个青岛市政府部门计划进行国际招标的10亿元项目规划领回了学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一批批学子活跃在土木建筑行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诸如:84届毕业生侯兆新,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钢结构分会理事长,2008奥运工程建设指挥部钢结构领衔专家,承接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央视新台址工程,奥运场馆等重大项目建设,是我国钢结构领域的杰出专家;88届毕业生、长江学者李惠,在国际土木工程领域发现并揭示副刚度控制现象的三人之一,相关成果运用到首都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92届毕业生王戈,曾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亚洲建协荣誉奖、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等,其代表作品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落成,是中国建筑师开始追求原创的重要标志;98届校友吴宜夏参与设计完成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创造性地实现了真正的绿色公园。

    在青岛建筑业界,理工学子早已成为一支令人信服的主力军,他们引领了青岛城市化发展的方向,托起了青岛城市建设的蓝天。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建筑业内近1/3的高校毕业生、近2/3的房地产业负责人出自该校。他们用实际行动创造了“一所学校影响一个行业”的现象。

    适应时代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努力挖掘、优化教育资源,构建起了“平台+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使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过硬社会竞争力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栋梁之才提供了坚强保障。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创新竞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上,建筑学院参赛作品在来自世界四大洲16个国家201项设计作品中荣获优秀奖;在中国大学生汽车设计大赛上,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陈卫祥在全国高校近50万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金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张红、李珂珺、李强等组成的代表队荣获一等奖……2004年至今,学校连续4年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铜奖,累计获得国家奖励221项、省级以上奖励2300余项。

    学校的人才培养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认可。2009年、2010年学校在山东省本科一批理科最低投档线和录取线连续两年保持山东省属高校第一;2011年位列驻鲁高校第三;2012年本科一批生源质量高位稳定,是一志愿投档考生超过招生计划的5所山东省属高校之一,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二。2013年,山东省本科一批理科投档线572分,高出本科一批线18分,创历史新高,最低投档线列山东省属高校第三;在山东省外理科一批次招生中,福建、安徽等省超过一本线30多分。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实际签约率、一次性就业率在山东省高校中名列前茅。2007年至2011年,学校连续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2012年,学校被国家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是山东省仅有的获此殊荣的高校,全国仅有15所高校受此表彰。

    60年,科学研究与现实生产力的无缝对接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60年,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青岛,面向山东,辐射全国,接轨世界”的服务面向,依托特色学科专业优势,努力提高承担国家、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和企业重大技术专项的能力,切实将科研优势融入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实现了科学研究与现实生产力的无缝对接。

    2004年至今,学校在土木建筑、能源环境、机械制造等领域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既有在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地质研究、机械设计、空调节能等涉及国计民生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等领域的应用研究项目,又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863”、“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等基础和技术基础研究课题,还有长江三峡、南水北调、青藏铁路高原列车、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国家重大关键工程技术项目。学校在矿山安全、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大型钢结构建筑及抗震、水污染防治与治理、大型地下工程与灾害防治等领域先后获国家科技奖6项,已成为全国同类高校中的佼佼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