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着陆”新媒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通讯员 陈博 彭丽 本报记者 程墨

    日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学术论坛和校友返校为主题庆祝了65周年校庆,这让校报学生记者李倩彤忙得很有成就感,由她负责的校报学通社微信每天定时播报校庆活动新闻,受到不少师生与校友的关注和好评。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不仅在学生当中大行其道,更成为学校各类官方机构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校庆前夕,该校宣布:“我校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开通,这是学校继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官方微博开通之后,为我校广大师生提供的又一直接与学校沟通、交流的平台。”

    该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殷修林介绍,新推出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用文字、图片、语音等多种形式发布学校的新闻动态、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实时资讯以及校园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殷修林说:“这是高校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技术实行校务公开、占领网络媒体阵地的新尝试。”

    不能对变化视而不见 和新媒体一起成长

    近年来, 新媒体风行高校。人人网、微博、微信成了大学生必备社交媒体“三大件”。打开微信,搜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哗”地涌出来数十个以此为前缀的个人和官方微信账号,点对点地将校园内各种学习、生活、工作信息送到每一个订户眼中。

    该校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小陈入学报到时,虽然是第一次离开湖南老家,却是自己前往学校的。面对别人的惊讶和担忧,他得意地晃了晃手机,微信、微博上,师兄、师姐们一路导航,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向笔者打开他的微信,原来从他接到录取通知书开始,就发现学院的师兄、师姐已经在人人网、微博、微信上建好“组织”迎候他了,每天发布的信息,从学校的地理位置、规章制度到军训作息时间,一应俱全。如果实在不放心,还可以固定与其中一位师兄或师姐“一对一”对接,随时保持联系。就这样,小陈虽然第一次离家,但平安到校顺利报到。

    对于这些新媒体,法学院大三学生小戴自称是“和它们一起成长”的。大一的时候,人人网十分火爆,身边每个同学都有账号,所有认识的同龄人都能一网打尽,“连幼儿园的小伙伴也找到了”。每天只要登陆人人网,真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但人人网当时有个不方便之处——只能在电脑上使用。大二的时候,微博大行其道。“要在大学里说没个微博,都不好意思”。再加上智能手机,下个客户端,随时随地发微博、刷微博。今年又流行起了界面更私密,用户自主性更强的微信,“推送什么信息、接收什么信息,都由自己说了算”。这让小戴和他的小伙伴们更加青睐这个社交媒体新宠儿。不知不觉,上千万高校大学生成为中国亿万低头拇指族中的重要生力军。

    新浪微博管理页面上每天都会发布高校人气排行榜,以武汉地区最有影响的高校官方微博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为例,两所高校早在2009年,就在国内“985”高校中率先开通了微博。目前,武大微博粉丝人数已达到33万,华科有26万余人,接近甚至超过其历年来培养的校友总和。一条微博被成百上千次转发至千万个网友,这是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传播神话。

    “我们不能对这种变化视而不见”,长期主管学生工作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景明说:“三大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叠加,信息无远弗届。”他举例:年初,学生春节期间就赶到学校占座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立即在人人网、微博、微信上传播开来,“连我在某银行当高管的大学同学都在微信上调侃我”。

    周景明说:“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很活跃,学校、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跟上,就显得我们的工作过于呆板,也注定不会取得什么成效”。所以,他力主学校各个部门、每个学生工作者开通社交媒体账号,学会在新媒体上和学生打交道。而他本人,早就先于不少年轻辅导员开通了微信。副校长陈小君更是因为对qq(网络聊天工具)、微信运用熟练,而成为不少师生眼中的新媒体“达人”。

    谣言止于信息公开 准确传递信息

    “在社会媒体信息笼罩的高校,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把信息准确传递出去,传言就会甚嚣尘上,极容易误导师生和社会舆论。”殷修林说。

    新学期开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小戴就注意到微信上的小伙伴们转发官方账号的信息越来越频繁。最新的信息是,学校保卫部开始集中治理校园停车乱象。人人网、微博、微信上都在转。信息源来自学校主页新闻,而官方微博和微信是社交媒体第一推手。

    同样,该校图书馆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的另一条消息也让师生们感到很“带劲”:学校无线网络与图书馆原有系统实现了兼容。学生们终于可以在图书馆通过手机实现无障碍信息查询了。

    在湖北高校,吕忠梅教授非常有名。不仅因为她是著名环境法学家、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北经济学院院长,更因为她是微博上的广为人知的“吕妈妈”。开水房坏了、食堂的菜贵了、寝室遇小偷了……湖北经济学院的学子只要有事,就“@”吕院长,而吕忠梅也都一一及时作出回应,很多工作,她直接在微博上“@”给相关部门或同事,并督办到底。在她的带动下,湖北经济学院教务处等部门和单位相继开通新浪官方微博,

    2013年5月29日发生的一件事更让“吕妈妈”的微博广受好评。当天,湖北经济学院校内发现一名溺水者。吕忠梅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上,第一时间发布事情“真相”,并呼吁“娃子们”此刻心连心,手挽手,共同去面对生命的不幸。而此前,已有多名学生在微博上发布这一消息,传言不胫而走,各种猜测弥漫校园。“吕妈妈”的权威声音一出,这些传言立即销声匿迹。吕忠梅第一时间公开信息的做法,获得广泛认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胡德才说,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校领导能够主动利用新媒体迅速发出权威负责的声音,以免不准确消息爆炸式传播,有利于事件顺利解决,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值得肯定和提倡。

    主动出击挺进新媒体 实现校务公开

    “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传统网络媒体最大的区别是移动性和互动性强。”胡德才说。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挺进新媒体,组织各部门、学生社团成建制、方阵开通人人网、微博、微信认证账号,拓宽意见渠道,打通师生信息通道,极大地完善了学校教学管理、服务保障工作,深受师生欢迎。

    微信上搜索“清华大学”公众号,冒出来以“清华大学”打头的校内各单位、各社团账号源源不断,数不胜数,随便点开其中一两个,推送的信息五花八门。

    高校应该、能够通过新媒体干什么?这是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高校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说:“如果我们不能主动出击,在新媒体信息洪流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师生就很容易迷失其中。除了和学生互动之外,高校应该而且能够借助社交媒体实现校务最大限度公开,以此最大限度凝聚师生的信息注意力”。他本人在校庆之前也开通了认证微博,与学生交流。

    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许多师生员工都向校党委书记张中华、校长吴汉东等校领导反映,基层教职工、普通学生对学校的信息掌握不充分,对学校许多重大决策的参与程度低,迫切希望能够提高知情权、扩大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权利。

    面对师生员工的这些要求,吴汉东说:“这正反映出他们在主动选择所需要的信息,既正当、合理,也是我们能够以此聚集人心的。每一所大学都是师生员工生命共同体、共同生命体,理应有权利参与到学校民主管理当中来。”

    张中华介绍,在过去10多年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利用网络新技术,通过数字化办公系统等手段在校务公开方面做出一些新尝试,向教职员工公开了包括校务会记录在内的大量信息。校团委指导下的研代会、学代会成立专门委员会,通过新媒体大量收集学生意见,向学校各职能部门进行校园“问政”,取得一些成绩和突破。他说:“限于观念和条件,师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权利实现得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发挥社交媒体精确传播和发散传播的特性,主动向师生和社会尽可能公开学校事务,既满足大家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需要,也为师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渠道。同时,也能为大学争取来自社会上的更多支持和理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