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小城创传奇 “老山精神”熠辉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长钟子俊

    州第一中学校长就职宣誓

    文山,是处于中越边境的一个小城市,提起这座城市,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老山前线”。曾经,这里目睹过战争的残酷,经历过硝烟的涤荡,因而也形成了独有的以“艰苦奋战,无私奉献”和“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为主要内容的“老山精神”。就是在这座小城中,有一所中学,十年中她从默默无闻到令全省教育工作者刮目相看,从无一人考高成绩在600以上到重点大学上线学生数逾500人,她没有华丽的硬件设施,也没有超优质的入学生源,她拥有的是秉承“老山精神”带来的大刀阔斧的干劲儿、超越寻常的勇气以及孜孜不倦的努力奋斗,她就是文山一中—— 一所创造了奇迹并依然延续辉煌的中学。

    异军突起背后的改革魄力

    其实,每一个熟悉文山教育的人都知道,如此辉煌的成绩背后,除得益于文山州委、州政府部门的改革决心和魄力外,还取决于钟子俊——这个不畏攻坚克难、锐意革新的思辨型校长,正是他近十年来创造性地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这所原本已近“瘫痪”的学校不仅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日益提高,国有资产也实现了大幅增值,并步入国际化的办学轨道,钟子俊也被省里有关领导盛赞“为云南教育改革杀出一条血路”。

    今天,每当回忆起十年前的情景,钟子俊的心都会紧紧地收缩一下,因为他知道那段日子的艰辛,他经历了那段时光的煎熬,所以就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那时,学校不仅账面上已无钱可供支配,还有900多万元债务没法偿还,以致老师们的工资发不出、出差费用报不了,更因拖欠所得税款而被税务局处以巨额罚款;因乱收费被家长举报被“严肃查处”,上百万元亟待清退的乱收费款也难觅出处;校内大部分建筑是建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危旧房,各种教学设施也严重缺乏……

    当时学校的教职工目睹了当地老百姓失望的眼神,体会到了他们心酸无奈的心情,“我们必须要改变现状,但是,出路在哪里?”文山一中全体教职工共同发出了焦虑和踌躇的呐喊。然而,现实再一次打击了文山一中的教职工们,2003年8月28日开学第一天,文山一中有13名老师“跑”了,无法开课。后来,州教育部门紧急从州内相关县中学“借人”,这才没耽误文山一中高一的正常教学。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毫无疑问,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州一中校长,而且,必须高薪重奖。”2003年11月19日,文山州在《云南日报》等媒体发布了《招聘公告》。

    作为云南省启动农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后涌现的首位合同制公办学校校长,钟子俊就是在如此形势下宣誓就职的。钟子俊曾经任过麻栗坡县民族中学副校长、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即使面对“逆境”,他也充满了信心。他承诺将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员工,3年打个“翻身仗”,实现该校跨越式的发展,使之进入全省一流学校的行列,并在全国名校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成为文山的骄傲,让文山人民享受到一流的教育。2004年2月13日,钟子俊正式担任文山一中校长,成为云南省启动教育改革后的第一位合同制公办学校校长,文山州教育史上最为厚重的一页自此徐徐翻开。

    壮士断腕激励下的机制改革

    一所学校是否有变化、是否有活力,仅凭校长的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那么如何激发教职工的斗志呢?必须下狠力!首先,从校长做起!钟子俊率先以身作则,打破了自己的“铁饭碗”——他与州政府部门签订了一份6年期的聘用合同,也就是说,这个校长不是终身制的,是带着任务冲锋陷阵的!钟子俊的做法,教职工们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

    在钟子俊与州教育部门签订合同的同时,州委、州政府部门下放了人事权和财经权,其中包括对副校长的提名权与任命权,对中层干部任用的决定权,对教师的招聘权,以及全校工资总额包干、相关经费使用、对外融资等权限。与这些权力相对应的是,他也肩负着保障全校人、财、物的安全,大幅提高高考成绩,保障并提高教师待遇,确保学校硬件上一定档次的责任。

    签订聘用合同后,钟子俊上任伊始就撤换掉了两位副校长和五位中层干部,并在面向全州公开招聘优秀年轻教师时一次性签下了66张商调函。他招聘教师时的第一道关口便是做高考题,只有能考出高分的教师才有机会受聘。这样一来,文山一中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颇能应对高考的师资。

    即便如此,钟子俊仍认为教师水平并非决定高考质量的唯一条件,管理水平才是提高高考成绩的“命脉”所在。为此,他很快又在校内推行了5项颠覆传统认知的改革,其中包括以“三权制衡、制造竞争”为目标的治理结构改革,以“评聘分离、治懒治散”为目标的薪酬体系改革,以“简政放权、经费包干”为目标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异步教学、先学后教”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以“跨出国门、开拓视野”为目标的开放办学改革。

    为了构筑一种良性的运作体系,他对学校的权利分配作出了大幅调整,以确保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都相互独立与制衡。最终结果是,教职工大会行使学校的立法权,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都会交由职工大会讨论与审议,并表决通过;作为“裁判员”的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总务处、德育处则行使监督权,监督学校的教学、学籍、资金使用。物资使用秩序和学生守则的落实情况等;作为“运动员”的年级则行使行政权与执行权,首要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落实经由教职工大会确定的教学质量提升目标。

    着眼于同层次中的充分竞争,钟子俊还划小了管理单元,在每个年级都设立了4个具有“二级法人实体”架构并相互独立的分部,并通过签订责任合同的方式对分部主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内容包括维护学生安全、实现高考目标、管理住校学生,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当然分部主任也获得了充分的放权,其中包括人事权、财经权、奖惩权与决策权。如可以自主决定分部副主任,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选,可以自主使用办公经费,宿管经费和对外融资等。

    依据“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切实履职的分部主任可以获得丰厚的分部质量目标奖金与个人质量目标奖金,其绩效工资按学校中层正职兑现,同时还能获得让人艳羡的个人荣誉。到学年结束时,学校都会对成绩优异的分部集体及分部主任个人以予重奖,有的主任可一次性拿到十多万元奖金,这无疑使得分部之间的竞争异常白热化,所有的校领导却都能从繁冗的小事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学校的发展大计。

    师生共进鼓舞出的昂扬斗志

    “在高考的征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是文山一中的一大特点,在这条路上,每个人都不轻松,教师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大量的心血,学生也要经历意志品质的磨练,因此,保持昂扬的斗志是师生们共同的需求。如何激励这种斗志?钟子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摸索出一套理论:“高效系统的条件,一是运动员与裁判员必须严格区分开,二是运动员之间的竞争必须非常激烈,三是金牌只能授予成绩突出的运动员。”就分配而言,这句话道出了责任主体不能虚拟化,高考奖金也不能搞平均主义的深刻内涵。

    考虑到会有教师因薪酬和职称问题而“出工不出力”,钟子俊和他的团队还在薪酬体系改革等方面花费了不少心思,最终推行了一套更具竞争激励特性的制度,把绩效作为一条主线将所有教职员工的薪酬、待遇等全部贯穿起来,从而使教师们的个体高效与系统的运转高效有机地结合起来。

    按照这套制度,教师们的绩效工资取决于工资基数、绩效系数,课时量系数、学生系数等,班主任津贴也与津贴基数、班级德育考核系数、班级学生系数等因素相关,分部主任津贴同样由津贴基数和分部的德育考核系数、学生系数决定。用钟子俊的话来说,绩效工资中的课时量系数和学生系数等参考因素,反映的是“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绩效系数等参考因素,反映的则是“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而分部主任津贴、班主任津贴等项目,反映的又是“责大多得”的分配原则。

    为了将教授不同科目、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的教师统一到同一平台上进行考核,钟子俊还采用等差数列的计算公式,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绩效考核办法,作为该教师获得薪酬与参加职称考核、晋级、定级的首要依据。在钟子俊的带领下,教师们更加敬业了,学生们的成绩也得到了稳步提升。

    同时,钟子俊很善于“像抓经济一样的抓教育”,他遵循的改革路径也是在州委,州政府部门“放权松绑、还权学校”的基础上,一边通过规划审批和征地以拓展校园空间,一边通过多渠道融资以筹集学校的发展建设资金。随着公办民助、民办公助、银校合作、校企联合等多种办学形式的相继落实,文山州一中的硬件设施建设很快就上了很大一个台阶,校园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一所“现代化、书卷气、花园式”的学校。

    十年来,在钟子俊的带领下,在文山一中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文山一中的学子们收获了一份份辉煌,文山一中的家长们感受到一次次的喜悦。应该说文山州一中既定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两大改革目标如今都已经实现。基于此,我们对文山州教育事业的明天充满了希望,她带给我们的注定不是惊喜,而是不断延续的成绩与辉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