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声,也应该有琴韵
■陕声祥
每天上班从一所学校经过,习惯了学校的静默。忽一日从楼上飘来一阵钢琴声,那声音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又如泉水淙淙,叮咚成韵。原来是学生在上音乐课。一时间,觉得阳光变得柔和,微风送来馨香,我的心也随着音乐荡漾起来。真是久违了!有人说,音乐是滋润人们心灵的清泉。现在的学生没有修习音乐的时间,能用音乐的清泉去滋润心灵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不错,音乐本是义务教育学段的一门“必修课”,学校的课程表上一般也安排有音乐课。但是由于音乐不是考试科目,一直被当作可有可无的“副科”,教学时间常常被挤占,正常的教学不能得到保证。笔者询问了几名农村中小学生,他们的音乐课多半在做作业,或者改上语数外课程。有的学校在排课时,特意把音乐课分派给本班的语文或数学教师代,为语文、数学教师占用音乐课时间创造条件、埋下伏笔。一学期下来,学生没有上过音乐课,没有学会几首新歌。全班纵情高歌,迎接老师上课,在过去是很寻常的校园景观,如今似乎风景不再。
学习音乐的确不如学习语数外课程那样,有助于“提分”,但是音乐对人的精神却能给予无痕的影响,留下深刻的记忆。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课就是音乐课了。学校里会唱歌的老师不多,往往几个班的学生集中起来在一间教室里唱。人多了,一张桌子坐两三个人,大家挤在一起,别有一番快乐。大歌片往黑板上一挂,就开始唱了。唱歌时,大家扯起嗓子,声音震耳欲聋,好像不这样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愉快。学会了一首歌,早晚没事都哼哼地唱。课前,更是用整齐的歌声迎接老师来上课。
在那个物质匮乏、教育条件简陋的年代,音乐成为学生时代里一个快乐美好的记忆。至今还记得儿时唱过的歌曲,记得歌曲《在那翠绿的山冈下》的欢快与亲切,歌中唱到那条奔腾不息的小河,永远那么勤劳;记得《红蜻蜓》的优美纯净中,带着淡淡的感伤,晚霞中的红蜻蜓唤起童年的遐思与回味,让我们略略懂得童年时光是那么美好,并且一去不复返;记得《雅拉玛》深沉的思念和崇高的敬意,漫山遍野绽放的鲜花寄托着人们对勇士的怀念。更不用说,一次次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高唱队歌的那份“小主人”般的骄傲与自豪……
今天我们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了很大改善。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更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兴未艾。可是,我们的中小学校反到很少能听到学生自己的歌声了。这显然不太正常。
不由得想起法国经典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该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音乐的教育故事。在一所“薄弱”学校,有一群被认为是“无药可救”的“差等生”。刻板冷漠、野蛮粗暴的学校教育,让他们逐渐丧失起码的人格尊严。新来的校监马修为这个学校注入一股新的气息,他利用自己创作的音乐给学生排演合唱。这个过程中,学生默契配合,表现出很高的才华。发自内心的歌声不仅唤起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也传达他们对亲情、友情的强烈渴望。孩子们找回了人格尊严,整个学校也迎来了犹如枯木逢春般的生机。美国杰出教师雷夫在与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对话中,反复强调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想办一所好学校吗?那么,让学生学习音乐,学会演奏音乐吧。”这是雷夫给中国同行的建议。
是的,音乐能够愉悦精神,陶冶情操,音乐也能唤醒人性、提升人格。它是精神的阳光,心灵的清泉。但愿学校的琴声,能一直延续下去。在书声琴韵中,陶情益智,涵养心灵,还教育一份优雅从容。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甘家厂中心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