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雏鹰”折翼汉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王英桂

    他是一名普通的藏族少年,17岁正是如花般灿烂的年华。为了搭救两名不慎落水的同学,他在危急刹那,纵身入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学,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

    他是一只“藏族雏鹰”,翱翔天空、俯瞰大地,本该是他未来的生活。梦想还来不及实现,他便用年轻的生命、无言的行动,在湖北潜江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舍生忘死的大爱之歌。

    他,就是江汉石油高级技工学校2012级石油(1)班学生、青海藏族少年多杰宽。

    奋勇一跃——

    定格最美青春弧线

    距离青海高原1700多公里的湖北省潜江市,是多杰宽远离故土求取一技之长的地方。2012年9月,多杰宽与来自青海的112名学生一起,走进江汉石油高级技工学校,开始接受职业教育

    9月15日中午,多杰宽和同班王海煜、张文玉、徐梦媱、陈聪洁等6名同学午饭后相约前往江汉油田附近的红旗码头游玩。游玩中,王海煜不慎掉进五六米深的江中,徐梦瑶见状,立即伸手去拉,也一同掉进江中。

    离他们最近的多杰宽发现两人遇险后,立即跑过去拉他们。拉了一把没拉着,情急之下,他直接跳进水里救人。

    在多杰宽和岸上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两名落水同学终于脱离险境,上到江岸。可是,当大家惊魂稍定,猛然发现多杰宽不见了,他因不识水性,加上体力不支永远地沉入江中。

    17岁的生命瞬间定格成同学们撕心裂肺的悲痛。“当时真的是又害怕又难过。我们落水得救了,多杰宽却永远离开了,完全是因为救我们。”徐梦瑶痛苦地回忆说。王海煜则因伤心当场昏厥,等他下午5时许醒来再赶到江边时,见到的已经是好兄弟的遗体。

    “多杰宽是我相识4年的好兄弟、好老乡,为了救我们,他把生命永远留在了汉江。我不会忘记他,他曾经对我说过要多挣些钱来孝敬父母,今后他的这些心愿就让我来替他完成。”王海煜的话里充满悲伤和歉疚,也充满了坚定和力量。

    悲情追忆——

    师生亲友眼中的英雄

    在师生亲友眼中,多杰宽是一名热心助人的好学生。

    上学期的一天深夜,与多杰宽同住一间宿舍的同学惠青突然全身发烧抽搐晕倒,多杰宽见状,二话不说,连忙抱起惠青向医院跑去,并把随身带的钱全部拿出来垫付医药费。“当时,多杰宽的臀部长了一个脓包,走路本来就一瘸一拐的,可是为了赶快把我送到医院,他顾不上自己身上的疼痛,甚至脚上的一只拖鞋跑掉了都浑然不知,结果,他的脚被路上的小石子磨出了许多血泡。”惠青回忆说。

    多杰宽是个热心肠,他常说:“交朋友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只要能交心,就是好朋友。”平时,无论哪个同学遇到困难,他都会积极主动帮忙。多杰宽与班上的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和睦相处,班里每个人都喜欢他。他在学生中间有很高的威信,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作为家里的独子,多杰宽的突然离世给家中的父母带去的是无尽的伤悲。“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今年暑假多杰宽仅在家里待了3天就外出打工。他把挣来的2500元工资分成3份,其中1000元给了常年生病、没有工作的母亲,另外1000元要给我,但我没要。他自己只留了500元。”说到这里,多杰宽的父亲泣不成声。也正是出于家庭经济的考虑,2012年多杰宽毅然放弃中考,走上了中职求学路。

    亦悲亦壮——

    谱写民族团结大爱

    多杰宽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快在潜江、在荆楚大地、在青海高原传开。江汉石油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们自发捐款,希望以此宽慰多杰宽的亲人;近百名汉藏学生自发到殡仪馆为多杰宽守灵、真诚祈愿,并写上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愿意从此成为多杰宽的兄弟姐妹,替多杰宽赡养父母,尽儿女孝心。

    青海省海南州州委、州政府追授多杰宽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青海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追授多杰宽“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等共同追授他为“青海青年民族团结进步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