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珍珠之城的幼教亮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王强 俞路石 通讯员 王浩

    放学时段,上百名家长站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连城镇中心幼儿园的门口向园内翘首眺望,园内宽敞的操场上,能看到标准的塑胶跑道、崭新的滑梯和各种各样的玩教具,门口还有保安值勤。

    “能上这么好的幼儿园,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政府这件事办得好!”近日,在连城镇中心幼儿园门口,62岁的老人王维贵告诉记者,前几年,这所幼儿园只有几间破旧的平房教室,连像样的厕所都没有。去年5月搬进新建的幼儿园后,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群孩子的快乐

    连城镇中心幼儿园的变化是固镇县自2010年以来,大规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推进学前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3年来,该县共投入数千万元,使每个乡镇均完成了中心幼儿园建设工作,配齐配足了教师和玩教具。不仅如此,该县还为每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安排了一名兼职教研员,指导保育工作。

    “以前,我们给孩子上课较多,户外活动较少,兼职教研员看到后给我们指正,说每天必须保证2小时室外活动时间,课上不能让孩子写太多字,因为孩子手指还没发育完全……”连城镇中心幼儿园赵园长说,兼职教研员还带领园里的其他教师一起搞教科研,科学保育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固镇县以园所建设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提高保教质量为核心的做法,使全县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县2010年也因此被评为全省学前教育先进县,后被确定为国家推进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工作试点县。

    蚌埠,因盛产珍珠而得名“珠城”。蚌埠市教育局局长刘玉泽告诉记者,固镇县学前教育工作推进的速度和效果,大大激活了蚌埠市其他区县的积极性,怀远、五河等区县纷纷效仿,加大投入新改扩建幼儿园、引进优秀师资、购买新的玩教具实行科学保育。如今,蚌埠地区所有乡镇的中心幼儿园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适龄幼儿就近进入公办园的愿望基本得到满足。

    一所幼儿园的“突围”

    在蚌埠,一提到名幼儿园,人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蚌山幼儿园。这所有着60年办园经验的安徽省首批省级一类幼儿园,在全省学前教育界都有一定影响力。

    “没办分园前,每到开园的时候,我们几位园长都不敢开手机,幼儿园学位有限,但想上我们园的幼儿超过招录计划好几倍,我们招生压力特别大。”蚌山幼儿园业务园长王桂林坦言,原本设计容纳9—12个班的园舍,即便每年超负荷承担17个班的保育工作,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入园需求。

    2005年,由市政府牵头,该园与一家开发商签约,在一片新建小区之间开办一所分园,新园与本部统一教育理念、统一管理、统一教研模式、统一课程建设、统一调配教师。蚌山幼儿园紫荆分园2008年一开园就招收了200多名幼儿,如今已招收近500名幼儿,与本部一样“火”。

    有了两个“大本营”的蚌山幼儿园开始走集团化发展路线。“我们计划在蚌埠再开设4个分园。”王桂林说。

    “除了蚌山幼儿园,蚌埠市其他几所有名的幼儿园也开始向集团化迈进,蚌埠市机关一幼、机关二幼、龙湖幼儿园等,纷纷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送进各小区,尽量使孩子们能够就近上好园。”蚌埠市教育局总督学王光辉介绍说。

    一批帮扶结对的园长

    “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6个人办4个班,没有保育员,没有玩教具,孩子面前没有桌子,甚至连坐的椅子都是各自从家里带来的,唯一像样的教学设备是电视机,还被挂在高高的房顶上。”禹会区张公山第一幼儿园园长戴世春对所帮扶的任桥中心幼儿园的印象格外深刻。

    面对比自己幼儿园差很远的农村幼儿园,戴世春从送玩教具开始着手帮扶,通过签订帮扶协议、互派教师学习交流、派优秀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就地取材挖掘办园特色等,对所帮扶幼儿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变化逐渐凸显,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投数百万元为任桥中心幼儿园重新建设新园舍,黑板、桌椅、电子琴等玩教具陆续配齐,在张公山第一幼儿园的指导下,该园的区角活动、室外活动、保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这项从2011年开始的结对帮扶活动已实施3年,有数十所省一级园、市一级园参与帮扶农村园,或跨区跨县帮扶,或在区县内开展帮扶活动。”蚌埠市教育局纪工委书记陈芳说,帮扶活动的开展使城乡间幼儿园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扩大,农村园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