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测岂能变统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丁宜林

    国家推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现的是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责任,这是一项法制化的工作机制。近年来,关注教育质量提升、科学测评学生学业水平,已经被运用到相关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基础教育在由普及、均衡向优质提升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然而,也不乏一些地区利用这一政策名义,组织相关学科统一考试。据笔者观察,把质量检测变为统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借名统考。在统考试卷上冠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或“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其实就是一份学科考试试卷。在“监测”的名义下,颇有争议的统考顺利“合法化”。

    搭车考试。有了质量监测的所谓“政策许可”,安排多科参考,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科学等各科都考,甚至以“监测”为名随时组织考试

    只考无评。考试得出的所谓监测报告,实际上就是考试分数统计。整个过程没有监控,没有测评,甚至连监测的基本体系都不曾建立。

    逐级统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紧跟着,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甚至乡镇也来凑热闹。

    为了在这种“监测”中取得好成绩,教育行政部门向学校施压,把监测结果作为对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学校便向教师施压,把监测结果作为对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样,教师必然又把压力转嫁给学生,其结果必然是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有的地方把这种“监测”的时间安排在期末,那就成了期末统考;有的地方安排在开学后一个多月,考的却是上一学年的学习内容,有学校为了取得好成绩,停开新课,专门对考试内容进行强化复习,严重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

    有什么样的考试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监测就会催生什么样的教育。因为有了“质量监测”这一“紧箍咒”,一些教师变自然、本真的教学为瞄准分数的教学,变活泼、灵动的课堂为单调、沉闷的课堂,教学中大量增加重复、枯燥的强化训练。该现象的最大危害在于加重应试教育现象,使教育改革走回头路,与当下大力提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大背景不相符。

    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性的、科学严谨的工作,应当建立在科学抽样的基础之上,运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监测手段,精编目标性、指向性都很明确的测题,按严格的监测操作程序组织实施,并经科学方法分析得到信度和效度都较高的有用结论。而一些市、县,甚至乡镇级教育部门简单地找几个人出份试卷就搞所谓质量监测,根本无法保证质量监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科学的监测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而且会影响教育决策,也会影响教育教学实践。

    我国多数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数年前就出台文件,明确禁止义务教育学校以任何方式、任何名义组织全市、县(区)级学科统考统测。笔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相关规范性文件,防止借用质量监测的名义,组织各种名目的测试和统考,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也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平静的心态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办教育,切忌被功利行为左右。 (作者系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