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报使我“化茧成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闫锁田

    我从事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已有28年了,在这段漫长历程中,有欣喜、有激动、有艰辛,但收获更多的是充实。

    一路走来,我不断汲取着新闻这棵“大树”的营养,为教育事和教育人奔与走、鼓与呼。

    1982年,我毕业分配到家乡河南省天水市秦安县的一所中学教书。1985年,我接触到了刚刚创刊的《天水日报》,回去后就开始学着写稿子。第一篇稿子投出后没多久,就收到了报社寄来的样报。从那以后,我和新闻报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那个物质困匮的年代,搞新闻报道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当时学校条件差,我的办公室仅有四平方米的空间,是办公室兼宿舍。学校当时没有电,照明用的是罩子灯,一周人均发一斤煤油。罩子灯的玻璃罩子时间一长就会爆裂。灯油不够用了得自己打,罩子破了需要自己买。那时,往外投递稿子更是困难,学校地处一个独山头,没有邮电所,也没有集市。我发信,一是请进城赶集的农民捎带上,二是等送信的邮递员来了再投递。

    家乡的巨大变化和家乡人民的深厚情谊,为我采写新闻稿件提供了大量素材。在艰苦的环境中,我始终没有放弃手中的笔。每当一封封书信、一张张汇款单和一张张飘着油墨香的报纸送到我们那个偏僻的学校时,我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 

    1993年,我从家乡学校调到了秦安县教育局,2001年,又调到了天水市教育局。到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我有了更加丰富的新闻线索。凭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我先后写过消息、通讯、言论、社会特写、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等,大量稿件在省内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刊发。

    2010年初夏,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报刊社在北京举办的“区域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一脚迈进了《中国教育报》的门槛。

    之前,我对《中国教育报》心存“只能看不敢写”的神秘感,但通过专家大腕面对面的点拨,让我的新闻梦想终于“化茧成蝶”。之后,我常向《中国教育报》的编辑老师们请教新闻选题、采访角度、稿件结构布局、新闻标题制作等。尽管有的稿件需要反复打磨修改,甚至一篇稿件要改上近十遍,但在反复的修改中,我逐渐品出了新闻的“味道”。

    《中国教育报》不仅给了我第三只眼睛,而且打开了我新闻情结的另一扇窗户。

    28年的新闻写作历程,我心中装着一个个难忘的故事。在蜗牛式的爬行中,我品尝着成长的酸甜苦辣,也让灵感在油墨飘香中完成一次次美好的飞翔。如今,我在单位专门负责教育宣传工作,并担任《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教育》杂志的特约通讯员,及多家媒体的特约记者。

    做新闻是一件痛苦又幸福、艰辛又快乐的事。虽然在新闻行当里,我是一张旧面孔,但永远是一名新兵。

    回眸渐渐淡去的一串串脚印,感悟平淡但充实的人生经历,我从心底深深感谢那些常不吝赐教的编辑记者。他们纯洁如水的心境、干练豁达的处事风格和博学多才的文化魅力熏陶着我、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这份亲近感和归属感,让我觉得比什么都珍贵。(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教育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