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率为何不能破4%大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CFP供图

    ■吴雅兰

    前不久,浙江大学学生陈敏洵和同学组队参加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高校创业教育背后的问题作了调查研究。在对浙江省不同类型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总结、比较和分析后,他们提出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新路径。

    最终,他们完成的作品《一厢情愿到两情相悦——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发展路径》在2013年10月夺得了第十三届“挑战杯”特等奖。专家评价说:“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项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而就在去年夏天,全国有699万普通高校毕业生。高校创业教育进行了这么多年,积累了无数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在这个最难就业季,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仍然难以突破4%,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加强高校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呼 声中,究竟该如何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呢?陈敏洵团队给出了答案。

    调研源于回答不了“为什么”

    陈敏洵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她所在的学院有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亚洲第一个创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有采用“企业家导师带徒弟”培养模式的“求是强鹰实践成才计划”。身处这样浓郁的创业教育氛围中,陈敏洵对于创业教育自然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细心的她发现,尽管浙江省的创业教育开展得蓬蓬勃勃,然而作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省份,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4%,而西方国家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普遍可以达到20%。

    为什么?陈敏洵找了好多创业教育的研究资料来看,但她越看越觉得很多研究都是“从理论到理论”。她想起老师的一句话,“不亲自去调研,就搞不清楚情况,也就想不出针对性建议。”2012年6月,陈敏洵相约经济学院的何其蔚、计算机学院吴琛等7位同学组成了一个项目组,申请参加了“挑战杯”比赛,一起开始了长达近一年的调研。

    调研之初,陈敏洵联系了几位曾在学校接受过创业教育的毕业生。他们对于创业教育的看法惊人地一致:大部分主动接受创业教育的人其实并没有想明白是不是要创业。王学长同学讲了自己的故事:“我们几个同学一起报了学校的一个创业辅修班。面试的时候发现这个辅修班还挺热闹,很多人都做了精心准备。为了了解其他同学的实力,我跟他们聊天,发现他们对创业的了解还没有我了解得多。”班里很多人是来凑热闹的,觉得这个班很牛,也想亲身经历感受一下。虽然辅修班进行针对性创业教育,但重于传授普及性知识,真正想创业的学生往往会觉得不够劲。

    情况真的如此吗?在创业教育上,学生所需与学校所供究竟是不是合拍?在后来的访谈中,陈敏洵又听到了许多不同的说法。团队成员决定到其他学校去实地看看。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团队成员走访调研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上海等地10所高校,并挑选了研究型高校浙江大学、教学型高校温州大学和职业教育型高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问卷调查样本。

    创业教育“供需”严重不匹配

    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调研令人印象深刻。去之前,团队成员曾经打电话联系学校老师,却被对方以“近期来学校参观考查的人太多,学校暂时不接待来访者”为由婉拒。团队成员决定“先斩后奏”,直奔义乌。结果那里的情形让陈敏洵和伙伴都惊呆了,原来大学还有这样的创业教育

    该校旁边就是义乌国际商贸城,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条件得天独厚。一进学校大门,陈敏洵就看到有人拖着一个蛇皮袋在赶路,看上去就是个小商贩的模样,一问才知道他是学生。学校有个专门的创业学院,学生坐在教室里,人手一台电脑,所谓的上课就是开淘宝店。走进教室,陈敏洵一眼就看见了墙上的大标语“创业改变人生”。学生们一个个都在埋头写着快递单。教室旁边就是仓库,里面堆放着杯子、拖鞋、打底裤……

    温州大学又是另一番景象。学校里有一个大学生创业园。入园学生创业团队只要通过申请和答辩,就可以免租金在园内开店做生意,创业学分还能抵公选课学分。陈敏洵提出疑问:“光是水电费,一年就能省下三五万元,如果这些在模拟环境中的水产店、美甲店、服装店开到学校外面去,没有了这些优惠还能生存吗?”对此,创业教育的一位负责老师说:“学校更鼓励岗位创业,也就是希望学生们经过创业教育能更好地就业。”对于老师的理念,团队成员有不同理解,但这位老师的热心让团队成员感动。“老师得知我们学业紧张后,主动提出帮我们发问卷,还带着我们去上海参加‘上海交大-Intel’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研修班”。

    在几所高校的所见所闻让团队成员对于创业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经过第二轮调研,团队给以浙江大学、温州大学和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这三所学校为代表的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画上了5个方面“供需”不等号:目标、内容、形式、师资和教学管理。他们认为,虽然总体而言,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在培养体系、管理体系和外部资源环境等方面都日趋成熟,但“供需”不匹配现象仍然阻碍创业教育的发展。

    站在不同角度考虑问题

    调研回来,团队成员认真梳理了访谈笔记。他们需要一些真实创业的案例了解创业的感觉。团队认为,供需不匹配的根源在学校和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认知不同,学校构建的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全符合学生的需求。

    调研团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用“教育理念引领、课程教学优化、实践模拟推动、外围支撑保障”的“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径构建创业教育复合体。在理念指导上,要坚持市场化导向、自身比较优势,坚持专业与创业相结合;在课程教学方面,要在国外引进课程的基础上,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并且采用校友、业界和教师三师制。另外,可以考虑建立创业实践指导机制以及校企合作平台、跨学科平台和专利转让平台。

    这样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呢?团队成员想到了向政府部门征求意见。“我给省人社厅厅长写封信试试看。”陈敏洵说。

    几个星期后,他们接到了人社厅一位相关负责人的电话,邀请他们去面谈。一见面,那位负责人就说:“创业教育非常重要,政府一定要给高校大力支持。”这正和解决方案中的外围支撑保障这部分内容一致。“这句话让我们很振奋,我们的研究产生了社会影响。”陈敏洵说。

    更让人惊喜的是,省人社厅正好在研究制定一个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文件,也想从团队成员这里听听调研情况。双方一拍即合,又通过短信、邮件沟通了几次。“那位负责人认可我们的调研报告,认为我们的调研如实反映了现实。”

    浙江省人社厅这样评价调研报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针对我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实问题,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对于政府和高校解决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在作品获得“挑战杯”特等奖后,陈敏洵又被评为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她说:“希望我们的第一手资料和思考能对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