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的突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李薇薇

    问:该活动经费从何而来?

    答:该次活动经费是由本学院的相关项目经费支持的。

    问:学院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从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上有着怎样的突破和思考?

    答:未来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医学院的教学模式”。美国奈特基金会主席顾问牛顿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未来新闻教育的改革是应该参照医学院的教学模式(Teaching Hospital Model)。他引用了荀子的话:“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提出,在医学院,没有临床经验者,即使拿到博士学位也不能当医生。针对美国一些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学术、重学位的倾向,他指出,就像医学院可以对社会行医一样,新闻学院也应该向社区读者和用户提供信息方面的服务,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美国一批优秀的新闻院系历来有崇尚专业实践的传统,但对于中国高校的大多数新闻院系来说,新闻学专业基本都是学术型的,新闻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并未得到体现和承认。从这个角度上说,汕大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幸成为例外。汕大承担了“教育改革试验田”的角色,本学院形成“国际化”、“重实践”和“前瞻性”三大特色,并顺利完成一系列难度很大的海内外实践教学特色项目,包括成功实施2008年美国大选报道团项目,该项目被一些主流媒体誉为“颠覆了中国新闻教育的想象”。这次泰国采访是一次新的尝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