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少年宫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东日照经济开发区乡村学校少年宫聘请的社区艺人尹衍勋(左一)在教小学生表演“夹仓打击乐”。

一名农民工子女在浙江省余姚市青少年宫练习舞蹈。

一个孩子在安徽省合肥市高刘学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展示自己的作品。(均据新华社)

    ■少年宫这样的公共机构有必要引入和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推进标准化操作、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机构效能。

    ■少年宫等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应发挥学校所不具备的特色优势,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实现路径上,进行合作和互补。

    一些地方的少年宫出现的种种乱象,其根源在哪里?当前我国少年宫的发展面临什么样的难题?如何让少年宫回归本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长期从事少年宫研究的专家学者等,请他们为少年宫的持续健康发展“把脉”。

    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力度,确保少年宫的公益性

    戢广南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联研究员,也是自治区文史研究馆的馆员。谈及目前少年宫招生、办班出现的乱象,长期关注少年宫发展的戢广南说,少年宫的公益性是必须要坚持的,这是由少年宫的功能和属性所决定的。“但是,一直以来,一些地方的少年宫收费办班,为少数人和有钱人服务,公益性渐渐削弱。”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康丽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少年宫为主体的公办校外教育机构,一直由政府出资兴建,投入运行经费,但由于部分地区对校外教育不够重视,投入不足,以至于一些地区的少年宫存在出租场馆、开展以赢利为目的的培训等情况。”

    “无论如何,以少年宫为主的公办校外教育机构都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康丽颖表示,一方面需要政府在财政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少年宫等公办校外教育机构也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不过,康丽颖认为,要把公益性和免费区分开来,“按国家相关规定,对确需集中食宿和使用消耗品的集体活动,以及特专长培训项目,经当地财政和物价部门核准后,可以收取成本费用。”

    康丽颖提出,政府主办少年宫至少应该包括五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出资兴建场馆;二是政府出资购买校外教育服务和校外教育活动产品;三是政府实施项目招标,投资校外教育活动;四是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投资校外教育;五是政府委托民间机构,采取项目资质审核制度,划拨经费,间接投资校外教育活动。

    对于记者提出的如何才能确保少年宫的公益性的问题,戢广南认为,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额纳入政府公共财政管理,“政府埋单”才能体现公益性。二是做好经费使用的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说:“少年宫还有一个功能是大家所忽视的。现在,社会上存在着很严重的儿童福利发展障碍现象,如在中西部地区,儿童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主要的原因是厌学、学习困难。但是,针对这部分孩子,几乎没有任何机构来管,少年宫完全可以承担这部分职能。”

    理顺管理体制,发挥好校外教育主阵地作用

    对目前少年宫存在的种种乱象,陆士桢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教育部门、妇联、团委下面都有少年宫,多头管理、责任不清,国家公共财政对少年宫的投入、支持明显不足;二是整个社会对孩子成才的急功近利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少年宫把重点放在办以升学为指向的学科类辅导班上。

    对此,康丽颖非常认同,她说:“隶属关系不同,财政拨款渠道也不一致,这就造成各家公办校外教育机构由于‘娘家’不同,有的富、有的穷。”在康丽颖看来,多头管理的体制造成了少年宫等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功能定位的先天性缺陷。

    据记者采访调查了解,为了解决多头管理问题,相关部门早就协调成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地区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流于形式,甚至名存实亡。”康丽颖说。她建议,现阶段各地区应履行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但从长远来看,国家相关部门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戢广南也认为,如今的少年宫管理体制复杂,并一直沿用几十年的传统管理方式,主要是行政化管理,“这显然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且少年宫的管理很松散,基本以开培训班和学前班为主,一些公益性主题活动没有得到有效开展。”

    因此,戢广南建议,应该创新少年宫的管理体制。“少年宫这样的公共机构有必要引入和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推进标准化操作、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机构效能。关键是要对这样的公共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价,而不是仅仅由上级评价,或者自我评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地方早就开始进行了校外教育的管理创新与实践。比如,2013年,北京市教委将北京市少年宫、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和北京教学植物园重组,成立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

    “这是一个隶属于北京市教委的市级校外教育机构。”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张萍告诉记者,“市教委赋予中心管理全市中小学市级体育、艺术、科技活动和优秀学生团队的职能。这是少年宫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心每年开展的活动项目有近百项。”

    同时,北京市教委还将学生课外活动平台“社会大课堂”也交由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负责日常管理。记者了解到,“社会大课堂”是2008年北京市财政投资搭建的市级资源平台,目前已集纳千余家资源单位,面向中小学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此举惠及北京市2000余所中小学的100多万名学生。

    加强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消除同质化和“两张皮”

    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他们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如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少年宫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中存在两种情形:一是不少地方的少年宫与学校教育出现同质化现象;二是少年宫与学校教育相互毫无关联,各干各的,缺乏有效衔接。

    对此,北京市校外教育教科研顾问、原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副主任石宝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少年宫不应承担学校教育能够承担的功能,不然就属于越位。学科辅导班、竞赛辅导班已被明令禁止,而少年宫开办幼儿园更是直接涉足学校教育,应当禁止。”

    说到少年宫与学校教育同质化的现象,康丽颖不无忧虑地说,目前,不少地方的少年宫等公办校外教育机构通过举办各种学科培训,消除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差异,向学校教育靠拢,这样做有悖于校外教育机构的定位与追求。

    那么,以少年宫为重要阵地的校外教育到底如何与学校教育区别开来?康丽颖表示,少年宫等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应发挥学校所不具备的特色优势,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实现路径上,进行合作和互补,“只有这样,少年宫才能保持公办校外教育机构的主体地位,才能与学校教育进行很好的衔接。”

    对于具体做法,康丽颖建议,在活动方式上,少年宫等公办校外教育机构不应采用学校教育的班级授课方式,而应采取群众性活动方式,通过社团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等方式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同时,在活动内容上也要有所不同,少年宫等公办校外教育机构不应像学校教育那样统一标准,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员,而应尊重学员的差异化,强调多元化发展。

    康丽颖还建议,大中城市的中心少年宫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人才培养、服务指导的功能,城区和县市的少年宫要充分发挥普及推广、兴趣培养、体验实践的功能。

    谈到少年宫如何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问题,石宝泉说:“核心是要发挥各自的功能,学校有学校的功能,少年宫有少年宫的作用,两者无法相互替代,有效衔接的关键是明确各自功能,建立有效运行的机制。”

    石宝泉还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在机制上,各地可以将本区域的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办公室、科技教育办公室、艺术节办公室、少年艺术学院、少年科学院等设在少年宫;二是在少年宫设立校外教育的研究室,使少年宫成为评价学校校外活动、课外活动的重要成员;三是在少年宫设立少先队总队部,设立少先队总辅导员;四是将少年宫的兴趣爱好者俱乐部在学校设立分部,充分发挥少年宫指导中心的作用。

    他举例说,北京市东城区少先队总队部设在少年宫,少先队工作部部长兼任全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加强了少年宫与各学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另外,东城区还依托包括少年宫系统在内的社会教育资源探索实施学生“双学籍”管理制度,即在学生原有的电子学籍的基础上,为学生建立“文艺、科技、体育”的第二学籍。东城区教委一位工作人员说,第二学籍实际是综合素质学籍,将为学生的特长培养方向提供有效依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