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令人尊敬的高职院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3.“三引三进”打造全真化职业环境

    学院坚持“企业引入校园、工程师引入课堂、设备设施引入实训,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位、教学进入现场”的“三引三进”机制,注重强化实践教学,打造全真化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参与真实的工作业务流程,实现“学校即工厂、车间即课堂、师傅即老师、学生即工人”。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北京各区县社保所、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了“嵌入式”校外实训基地,真正把基地建在一线,实习、顶岗两不误;汽车检测与维修、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学训轮换”模式,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将实践教学过程直接放在企业进行,使学生提前熟悉业务流程、了解企业文化、进行职业规划,甚至提前成为“业务骨干”。此外,学院积极打造真实化、职业化的校内实训基地,把行业企业普遍应用的技术设备和软件系统直接引入校内实训环节,增强实训的真实性和针对性。我院社保专业毕业生宋时雨(现就职于北京朝阳区社保中心)、杨娜(现就职于北京海淀区万柳社保所)等,在毕业生回访时兴奋地表示:现在工作岗位使用的社保软件与在校期间学习的软件一模一样,这大大缩短了他们的职业适应期,也得到用人单位和服务群体的好评。

    创立“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打造多元立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建立教师企业实践长效机制

    学院着眼于培养一支能够适应“课证融合”教学体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积极做好顶层设计,着力推出了以“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为龙头的一系列双师队伍建设制度,实现了专兼职教师全员企业实践的良好氛围。在“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的大力推动下,学院全体专职教师企业实践每年不少于1个月,全体兼职教师每年不少于半个月,各专业课教师至少稳定联系一个企业,参与企业的岗位业务流程、技术研发推广、政策咨询服务等。同时,学院一方面立足高职特色,将教师企业实践时间纳入教学时间,引导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熟悉业务流程、摸清岗位特点、积累教育素材,直接将企业元素运用到教学;另一方面,以教师企业实践任务计划、总结报告、全程监督、统筹考核的“四落实”为抓手,建立起教师企业实践的长效机制。该制度的实施,不但使教师直观深入地了解了企业的运作过程和现代化管理理念,掌握了岗位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提高了专业职业技能和双师素质,而且也创新了校企深度合作的新途径,为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2.引进企业高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为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多元立体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坚持专兼并重、德技兼顾、各取所长、动态调整的原则,积极引进具有良好信誉和业绩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专业带头人,使得重点专业兼职教师授课量达到50%,从而优化了学院师资队伍构成,充分发挥了专兼职教师的组合优势。同时,聘请了一批在行业企业非常知名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我院的特聘专家,站在行业发展和技术技能发展前沿,指导或参与学院重大或特色项目研究、开发。聘请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供电五公司原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注册安全工程师曹大涌,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三分公司高级工程师韩冬青,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信号经理娄江、通信及监控经理张英武等,担任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兼职教师或兼职专业带头人;聘请传众优世(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柏利平等具有一定企业管理经验的高层人才,担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兼职教师;聘请北京特种设备协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瑞军担任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兼职专业带头人,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堂教学、实习实训中,做到了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

    3.加大教师国内外培训力度

    为进一步打造多元立体化的高素质双师队伍,学院推行了职业理念与业务技能并重、全面与特色相结合、重点专业与专业群全覆盖的能力提升计划。一方面,深化国内培训,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在各区县社保所建立“嵌入式”培训基地,与北京二商集团、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自来水集团公司、北京排水集团、北京燃气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开展教师深度培训;另一方面,瞄准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先后与德国爱克特教育集团合作建立了工科教师培训基地,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建立了文科教师培训基地,并开展重点专业国际化培训及高层论坛项目。3年来,学院所有教师都纳入到提升计划内,实现了全员培训。这种“强制性”提升,不仅深化了“校企合作”,探索了教师深度培训的新模式,而且使学院教师树立起国际化教育理念,及时了解到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了教师素质的国际化和企业化,有力地支撑了“课证融合”改革,为国家骨干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依托行业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1.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服务首都民生事业

    学院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坚持“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与基层民生需求共命运”,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一方面,在专业建设上,以前瞻性的战略思维,紧紧把握首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对接高技能型人才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着力打造紧缺型专门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以对接首都特大型城市安全运行和发展对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开设了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电梯检测与运维等紧缺型专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立足于解决进入老龄化社会首都急缺养老人才的困境,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对接首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对城乡人力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确立了“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方针,为社区和乡镇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的“软件支撑”。学院与市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合作,在各远郊区县建立“社保驿站”、“人力小屋”,让高素质经办员下得去、留得住,安心服务于基层人力社保事业发展。同时,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提供了高质量咨询服务,举办基层社保骨干培训班和基金监督骨干培训班,助推基层人力社保能力提升。

    2.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北京高职教育改革新步伐

    在市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秉承创新理念,积极发挥作为北京市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示范作用,引领高职教育改革步伐,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学院引进德国IHK汽车机电师职业资格教育合作项目,参照德国RLP和ARP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引进国外高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用国际化、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标准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推进北京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本土国际化”模式作出了贡献。同时,学院率先在北京市实施了“高职本科”和“3+2”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项目,与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昌平职业学校、平谷职业学校等达成协议,通过“上延伸、下衔接”,制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衔接方式,探索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初步打通了从中职、专科到本科的职业人才上升通道,极大地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层次内涵。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是为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终身学习,对现有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的有益探索。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两个专业,直接承担了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工作,对实行“学分银行”和“双证互换”的制度设计与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

    3.依托专业资源优势,助力行业企业科学发展

    学院坚持“三面向”原则,即:面向社会、面向人人、面向终身,依托学院“双基地”以及“两个中心,一个专家服务团”(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助力行业企业科学发展。如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老年服务与管理等骨干专业与北京康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等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构建完善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合作的科技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技术升级;帮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南方石油公司、中粮东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等企业解决生产销售中的技术难题,指导开展技术攻关;充分利用学院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为在岗人员和转岗待业、外来务工等群体提供各类培训服务,同时依托“双基地”,大力开展高技能和专技人员的高端培训。3年来学院共承接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培训达2.8万人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其他培训达4.4万人次,技术服务到款额(含横向科研、培训等)1835万元,技术服务(为服务对象)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达9000多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深化教育内涵建设,办学品牌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

    1.扩大教学改革成效,以重点专业拉动专业群整体发展

    学院借助国家骨干校建设的重要契机,不断扩大和深化建设成果,促进专业布局的整体优化和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形成了“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协同并进、全面提升”的专业发展格局。学院以4个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四大专业群建设,完成了以能力为本位的64门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极大地提升了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如在重点专业的带动下,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紧跟骨干校建设步伐,与重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并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使专业建设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于2013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验收。同时,在4个重点专业建设的推进下,学院对专业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形成了学院《专业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二十四字方针:“稳定规模、强化内涵、注重特色、分类管理、动态优化、机制创新”,全面指导学院专业建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