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下大力气根除“特训学校”后遗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违法的特训机构禁而不止,躲藏在僻静角落里野蛮生长,考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感与良知。

    ■张滢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郑州搏强新观念生活培训学校使用暴力手段矫正学生行为。今年5月,一名19岁的女孩和一名14岁的女孩在该校“加训”后,一死一伤。据最新消息透露,目前当地公安部门已对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该校孔姓副校长等5名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同时,郑州市管城区教体局已对该校进行通报批评,并勒令其交回办学许可证,进行全面整顿。

    花季少女遭虐,无辜受伤、惨死,令人痛心,痛心之余难免要问:一家小小的培训学校为何会毫无顾忌地采取如此暴虐的行为矫正手段?

    对国内社会新闻稍有留意的人应该有印象:七八年前,像搏强学校这样名为“学校”,实则对学生实行“特训”的机构在我国许多省份都曾兴盛一时。不管对外宣传的“课程”如何让人眼花缭乱,它们普遍采取一套以“军事训练为主,心理调适为辅”的改造模式,宣称自己可以帮助孩子或戒除“网瘾”,或摆脱早恋,或不再厌学,等等。一些无助的家长们满怀希望地把存在各种不同问题的孩子,送去接受相同性质的改造。随着此类机构的增多和规模扩大,其管理和改造方式逐渐暴露出极大弊端,不断酿出学生在训练中暴亡的惨剧。经过媒体曝光,在有关部门的介入下,相关机构相继受到整顿或停业,整个“特训”行业也一度出现萧条的局面。

    因此,今天我们面对的少女惨死事件,并非横空出世,而是“特训学校”带来的后遗症。曾经的严格管控显然没有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当下除了严管,我们更应该深究的问题是:为什么特训机构会禁而不止、卷土重来?为什么在缺乏相关实证研究支撑、频频曝出惨剧的前提下,其“改造模式”仍能得到少数人的信任与追捧?教育好孩子有千百种方法,对待问题孩子却为什么只有一条狭窄的途径……

    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远非一篇评论所能承载,首先需要各方下大力气研究、实践,彻底根除“特训学校”后遗症。可惜的是,一直以来,针对此类事件,很多评论者习惯了大而化之地批评:教育制造问题孩子,教育不作为,总之一股脑都是教育惹的祸。可数年前,笔者到华东某省一所特训机构暗访时也曾惊讶地发现,“问题少年”中不乏原本在校表现良好的学生。导致他们行为发生偏差的关键节点往往只是青春期一瞬间的冲动,比如受到社会人员的欺辱后决定以暴制暴,或情感受挫导致沉迷网络等。回到事件本身,实际上,特训机构的任意妄为、监管部门的失察,才是导致惨剧的直接原因。而家长对问题孩子的手足无措与绝望、社会救助措施的缺位则是惨剧发生的最根本原因。这一切,都不是把责任往教育上简单一推就可以了事的。

    然而,教育又确实应当在这样的问题上有所担当。家长把孩子送往特训机构,“迷信”的是其以“学校”为名伪装代表教育的力量。而孩子们把没有教师资质的教官、工作人员尊称为老师,更是出于对教育发自内心的信赖。只是这种信任,很容易被一些无知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作为牟利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其他社会求助缺位的情况下,教育可以且应当切实先承担起一定责任来。比如,教师最熟悉学生,也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远比没有教育资质的人员更适合转岗从事青少年救助工作。长期从事青少年研究的学者,是不是也可以多把目光投向问题少年的转化研究?至于与教育有关的媒体,更可以加强观念普及,别让民众对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粗浅阶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身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与作为都可能作为问题少年迷途知返的榜样,也都可能成为助推他们迷途深陷的帮凶。违法的特训机构禁而不止,躲藏在僻静角落里野蛮生长,考验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感与良知。

    (作者系本报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