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华和他的国学读书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李伦娥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北大高才生张京华,却在毕业后的31年里,从北京大学、洛阳大学到湖南科技学院,一路南“下”,一路“往低流”。

    张京华是地道的北京人,1979年高分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此后在北大一待就是16年。在那座大师林立、学术唯尊的圣殿里,张京华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功底。任教的第10年,他被北大破格评为副教授,那年他才31岁。

    但大家没想到的是,1999年他主动调往洛阳大学(现为洛阳理工学院)。他说,洛阳遍地文物,对于酷爱历史和国学的他,实在太有吸引力了。2003年,有一天他偶然看到湖南科技学院的招聘启事,当时上面印了一句话:“永州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有点夸张,但永州我是太喜欢了。”张京华说,他从小就喜欢中国文化、酷爱历史,而永州的历史文化异常丰富。

    湖南科技学院也给张京华以礼遇:任命其为学报主编、濂溪研究所所长,同时讲授“古代汉语”、“大学语文”以及诸子研究、老庄研究、周敦颐研究、国学经典导读等选修课。

    “非常努力的一个老师。”校长陈弘说,张京华治学严谨,著述颇丰,来校后的100多篇文章和20本著述,都是其工作之余完成的,全校人都知道,他的办公室有“永不熄灭的灯光”。

    如果说张京华的著作等身让人羡慕的话,他组织国学研究会、培养学生对国学的热爱、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则更是令人景仰。

    湖南科技学院2002年升为本科,此前鲜有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但张京华到来后,这一现象彻底改变——自2004年以来,他指导的本科生已正式发表论文75篇,出版专著6部。“不可思议!”同行们惊呼。

    确实很难。“我是预科生入校的,已经发表3篇论文,现在潜心研究沈云英,已经写了十几万字,准备出版。”站在记者跟前的女生王志芳,瘦弱文静,才大一,但说起明末著名女杰沈云英,俨然是学富五车的“专家”。高考成绩不好的她,本来抱着随便混混的态度来读预科,没想到只听了张京华的几次“大学语文”,就被吸引进了国学读书会,在张京华的指导下读些书,慢慢“很享受读书的快乐”,下课就往读书会跑。

    “我手头好多题目,她是女生又有点性格,就让她关注沈云英。她还学会了拓片、装裱。”说起爱徒,张京华很是开心。

    在课堂上,张京华尽最大的努力提供学术信息、揭示学术问题、引入学术争鸣、直视学术前沿,几乎每一堂课,都有自己的研究论文做支撑,借以将学生引入学术。听了他的课,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找他借书,他则根据大家的兴趣特点同时提供相应的研究题目。“我电脑里有一个很大的文件夹,上百个题目。”张京华说。他平时读书思考,偶有所得就赶紧记下,自己没时间再深入研究,就交给学生。

    “大学是最能让学生产生无聊之感的阶段,但如果有老师一对一地指导他们读书做学问,则大不一样。”张京华认为,大学应该“研究问题,输入学理”;大学生应当能够运用常理的思维和严谨的方法推进文明、改造社会,而不仅仅是模仿工艺、满足市场、顺应世俗;大学要领导社会,而不是社会领导大学。

    每年寒暑假,张京华的国学读书会总是热闹非凡,在他的学术人格魅力吸引下,总有一批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回到母校,与在校生一起聆听他的国学智慧。

    永州摩崖石刻极丰富,仅校门口的朝阳岩就有一群唐宋以来的石刻。2009年9月,张京华讲“古代汉语专题”选修课,49人选修,他组织学生分成6个组,拓片、查找文献、注解诗文、照相配图等,几乎所有课程都在现场上,最后大家把所有的石刻都拓下来,总共150多幅,大大超出了之前所记载的114幅,特别是新发现了两首唐诗。课程结束后,中文系学生汤军的《零陵朝阳岩小史》和侯永慧的《零陵朝阳岩诗辑注》等论著先后出版。“这些已是旧话,今年我和考上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的汤军合作刚刚完成了《朝阳岩石刻考释》,有40万字,这才是6年来的最新成果。”张京华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