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情”复读更多源自选择障碍
学生如果只是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持之以恒”,却没有在学业成就上有所突破,坚持与不坚持又有何区别?
■顾骏
长沙晚报报道,近日,湖南高考招生刚刚结束本科提前批录取,一些考生已将复读提上日程,复读班市场进入了“旺季”。
的确,近年来,复读成为风气,并且出现了一些特别学生。以前复读生主要来自高考失利者,而这几年媒体报道的焦点却是——进了名校的大学生也退学复读,重新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或专业。比如今年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因为香港大学的氛围和所学专业不合适,弃学复读,重新考上北大。更“矫情”的是北大一名大三学生,因为不喜欢所学的物理专业,觉得“太枯燥也太难了”,而选择复读。名校大学生如此选择得到舆论很大同情,甚至被归之为“制度缺陷给考生带来的成本”。事情真这么简单吗?
不得不承认,至今中国高考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考生一人手握几所甚至十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后进哪所大学,可以自己选择。如能享受这样的待遇,考生当然有更大概率选中自己向往的学校和专业。问题是长时期乃至今天,中国没有条件提供学生许多选择机会,这里面不但有体制性原因,还有技术性原因,更根本地说,还有教育资源总体上供不应求的原因。
中国考生填报志愿首先考虑的是学校,而不是专业。如果考分达不到学校的入门线,自然进不去。但即便分数过了“一志愿”的入门线,学校内还有专业分数线。进得了大门,未必进得了小门,“一志愿”专业不接受,只能接受“调剂”,哪里有空缺,就进哪个专业,而且往往是最不受欢迎的专业。如此“拉郎配”当然让学生不满,舆论同情复读学生,根本上也在这一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正在探索“一档多投”模式,以避免考生错失心仪的学校或专业。然而,技术层面的改变终究很难帮助考生及家长走出志愿填报误区:不是迷惑于学校名气,“非北大清华不上”,就是迷惑于就业前景,哪个挣钱多就报哪个,真正从兴趣爱好出发的不多。选择面过于狭窄,生源自然高度集中,加上高考只认分数,不认其他,必定造成部分学校和专业人满为患,部分学校和专业门可罗雀,排名稍后的学校不使出浑身解数,就拿不到优良生源,怎么可能不给考生设置种种障碍?
当然,作为补偿,一些名校也给了新生转换专业的机会,但转入的往往仍是冷门专业,且伴随一些附加条件。不同专业本来录取分数就不一样,如果入学时候有不同要求,入学之后却可以自由选择,必定造成专业之间严重不均衡,而且对高分考生也不公平。因此,最后能如愿转入理想专业的学生仍然是凤毛麟角。
于是,能够突破这一制度性障碍,二次实现学校和专业选择的,通常只有“学霸”们。能够考入名校,本来实力不凡,学过一年,痛定思痛,再复读一年,两岁年龄的增加让他们更加成熟,有定力,最后得遂所愿。
问题是,近年来复读的“学霸”们改换学校和专业之后,到底成就如何,可有人作过专门研究?其实除了少部分专业讲究科班出身,要求一以贯之,大量专业在本科阶段只是打基础而已,研究生乃至博士生阶段换专业也不算稀罕事。即便如愿考进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学有成就的又有几人?多一些选择固然不坏,但过度拘泥于名校和专业,有时不过是被心魔所困,不足为训。中国今日教育到底是给考生的选择不够,还是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更不知道如何选择怎么学习?教育改革如果老是在枝节问题上大费周章,却抓不住根本,改与不改又有何区别?学生如果只是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持之以恒”,却没有在学业成就上有所突破,坚持与不坚持又有何区别?
(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