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课应唤起学生责任意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学校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大学生的修身敦品,不仅是其成才的基础,也有益于社会大众的教化。

    ■张亚群

    为什么上大学,上大学学什么,怎样学?这是大学新生入学不容回避的问题。新学期伊始,北京大学校长、复旦大学校长等不约而同地谈到同样的话题。作为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校长开学致辞备受大众关注。大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影响各自的学习选择和人生轨迹。

    在开学演讲中,王恩哥校长送给北大新同学8个字:“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提出新生要从“管好自己的自行车”做起。杨玉良校长则强调,大学不能沦为“职业的培训所”,大学培养的学生要有对自己、对整个国家、对人类有责任感。校长们的演讲各有千秋,但主旨只有一个: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求学心态和社会地位已发生诸多变化,从昔日“天之骄子”转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者”。毋庸讳言,受急功近利思想和“专才”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片面追逐“热门”专业,重视专业及外语学习,忽视品行修养,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导致人才素质下降。这些显然不能适应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迫在眉睫。

    人的社会地位往往与担负的责任成正比。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人,肩负着重大的时代使命。作为知识阶层,大学生在学校承担学习的责任,走上社会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承担国家与民族的责任。由此看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只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大事。担当这样的责任,需要培养其相应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首先应从小事着手,始于生活教育。这也是王恩哥校长提出新生要从“管好自己的自行车”做起的深意所在。这句话并无高深哲理,这件事也并不难做,从生活细节和简单规范中,我们可以体察到大学生的责任感。在校园日常生活中,杜绝不文明行为。

    就深层次的教育理论而言,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迫切需要加强和改善通识教育。早在100年前,中国留美首位教育学博士郭秉文就倡导“通识教育”的理念,提出通识教育是“个体参与日常生活之准备”。1921年,他创办东南大学,提出著名的“四个平衡”办学方针:“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的平衡,人文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平衡,教育人才与教育设施的平衡,优质教育的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平衡。”这一教育理念及其实践,不仅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而且推动了中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

    当今国内大学教育模式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狭隘的“专才”培养模式向“通才”培养模式的回归。杨玉良校长强调:“纯粹地学习专业知识,并不能够保证你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演讲切中当今大学教育改革之肯綮,与宁波诺丁汉大学杨福家校长所倡导的“做人第一、修业第二”的博雅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尊而尊人,人恒尊之。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文化素质亟待改善。加强自我修养,已成为社会教育的普遍要求。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有些人并排“横行”,或是站在路中窃窃私语,无视他人通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顾他人感受;唯我独尊,不守公众秩序。这些虽是生活小节,但反映出个人的素质。矫正这类不文明现象,大学生应发挥表率作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应从大学生做起,从生活自律做起。

    在清华大学校园内,日晷上铭刻“行胜于言”,记载一代大学生的崇高风范,体现了清华的朴实校风。这句名言的践行者梅贻琦校长,被尊称为寡言慎行的君子。他淡泊名利,不慕高官厚禄,以身作则,以自己毕生的教育实践,为民族和国家培育无数英才,为海峡两岸大学校长树立了典范。

    当我们聆听当今大学校长们的新生致辞时,体味清华大学这句名言的意蕴,不由得感悟大学校长自身的责任。大学校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大学生的修身敦品,不仅是其成才的基础,也有益于社会大众的教化。(作者系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