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军训学生做“主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张宝敏 通讯员 朱宝琳

    近日,天津大学第28期学生军训落下帷幕。在汇报表演结束后,参训学生和辅导员们很快发现,自己的微信、QQ、人人网等社交工具的页面都被军训“刷屏”了。

    当前,“95后”逐渐走入大学,他们思想更独立、个性更鲜明。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军训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天津大学今年着力打造“升级版”军训,参训学生3913名,军训时间19天,“有滋有味、有苦有乐、有声有色”是学生们对这场军训的集体记忆。

    在今年的训练场上,由天大学生自主设计创作的高科技“军训神器”成为一大亮点。能分辨正步整齐度的“顺风耳”、可探测雷点的“千里眼”吸引了众人的关注。

    在跑道边上放置话筒,就能“听”出正步走得齐不齐,还能在大屏幕上显示精确分数,这就是天津大学在汇演中正式启用的全国首个“正步测评系统”。该系统由信息学院李杰等6名2011级本科生设计,这个电子“顺风耳”通过话筒收集步伐声音,将步频、整齐度等数据与预设标准对比后给出得分,为科学开展军训、科学评价军训效果做出了探索。

    此外,“智能排爆预警机器人”也创意十足,3个坦克外形的履带车驶入“战场”进行直线、转弯雷点探测,准确发出警报。这组“千里眼”由4名军训学生在10天里手工打造。“当代大学生离‘科技报国’的梦想其实很近。”天津大学学工部副部长、武装部部长柳丰林说,“学生们在军训这个小型训练场上亲身参与了‘科技强军’,也完成了他们从中学到大学的‘升级’。”

    让“高大上”的国防教育贴近“95后”学生的心理,让丰富的形式来承载教育的意义,这是天津大学军训工作的“锦囊妙计”。

    今年,天津大学将女民兵方阵扩大到两个,为学生购置了全套服装。报名人数超过了预期,教官们裁员时左右为难。方阵队长张月说,大家都渴望展示自己最美的形象,天天挎着7斤半重的枪铆足劲儿训练。汇演中,红、蓝两个方阵的“女民兵”们头戴贝雷帽、身穿连衣裙、足登黑皮靴、肩挎长枪,步履铿锵地经过观礼台,收获无数掌声。

    “配角”变“主角”,竞相“出彩”。军训期间,许多辅导员都变成了自己学生的“粉丝”,学生们展示出的才华令辅导员“大开眼界”:爱好摄影的学生们用镜头定格青春的瞬间,拍出的照片不但登上连报、微信和网络的军训报道,还被印成了明信片;建筑学院学生初世浩用钢笔手绘出一本34页的《军训日记》,获得了师生的“膜拜”。

    军训建立起了学生和军人的情感链接。“我们的腰带紧到吃完饭就系不上,教官自己的腰带却从来没有摘下过。他让我们明白,军训就是让我们看看什么叫作意志品质……”学生们在微信平台上用一段段文字记录了他们对军训的逐渐领悟。

    军训还让“95后”学生建立起了集体意识,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学生们在经历了“一人迟到,集体受罚”的过程后在微信平台上写道:“因为战争时,你若犯错,集体给你送命,到时候你去跟谁求情?”

    记者采访时,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军训的经历让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