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改革要避免“碎片化”
局长在线:做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篇大文章,必须从系统的、整体的视角,高度关注教育改革的协同性,从全局和整体上谋划和推进,从更高层次上协调和督促落实。如果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不配套,仅仅着眼于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往往会遇到重重阻碍,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梁海伟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系统内最重要、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涉险滩、啃硬骨头的背景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难。如何凝聚改革共识,突破利益藩篱,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着力破解五大教育矛盾
目前,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一般是从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变革完善的角度进行阐述的。改革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问题常常以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从矛盾的视角来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破解五大教育矛盾的现实需要。
一是教育服务和被服务之间的矛盾。教育作为全社会共同的公益性事业,也应当是一个被服务的行业。目前,社会在对教育提出各种各样要求的同时,没有提供完全对等的服务。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关部门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诸多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有待破除。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有利于改革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在教育的服务和被服务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日益强烈,与这种需求相比,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明显供给不足。户籍限制、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等措施仅仅从表面上维持了招生秩序,维护了教育公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均衡的问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改革完善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创造和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满足群众“上好学”的要求。
三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的矛盾。目前,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脱节,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还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有利于为不同个性和特长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成才道路,逐步解决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错位、脱节等问题。
四是“人民满意”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判断标准,从整体的、长远的指向上来看,是毋庸置疑的。但“人民”是个集合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条件下,体现在每一类主体、每一个人身上具体的公正和满意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也无法“一揽子”解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有利于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让学生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最大主体。
五是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教育不仅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也寄托着国家、学校、家庭、学生等每一类主体各自的教育理想与愿景。但现实中,“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优胜劣汰”的竞技式体育,很多学生享受不到教育的幸福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有利于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打破教育改革“博弈困境”
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也是从困境中突围的过程。这种困境本质上源于教育综合改革的“综合性”能否落实到位的问题,涉及有关部门、各种改革事项及相关参与者的综合协调、一致行动等问题。导致教育综合改革困境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关部门选择性地执行教育政策,导致“博弈困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能够通力合作,协调推进。但改革涉及部门利益的调整与博弈,有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常常选择性地执行或不执行有关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执行与否,常常以自身利益得失为标准,完全漠视教育改革发展之必需,由此导致教育综合改革陷入利益博弈之困局。
二是大量局部单项的教育改革相互掣肘,导致“囚徒困境”。当前很多教育问题相互联系、相互掣肘,就教育论教育,或仅着眼于局部的单项改革,难以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在人权、财权、事权分离的背景下,如果教育改革仅仅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缺乏人权、财权等部门的同步改革,就难以突破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再如,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推进管办评分离,重新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这需要三者思想认识到位和行动实践到位,仅仅依靠教育部门无法做到。由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的、单项的教育改革常常会陷入“囚徒困境”。
三是一些教育改革的相关方和参与者置身事外,导致“冷场局面”。改革的关键是人。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些教育改革的相关方、参与者因种种原因成为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比如,教育综合改革的“综合性”要求党委、政府高位统筹,强力领导,整体推进,但很多地方的党委、政府没有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教育系统内的教育行政官员、学校校长、教师等,是推动教育改革的主体,理应充满热情、积极参与,但面对改革的复杂局面,部分人员态度消极,或缺乏改革勇气和智慧,存在等一等、看一看的犹豫心态,在观望等待中坐失良机。改革的共识不够,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强,某种程度上会使改革陷入“冷场局面”。
整体统筹协同推进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一项需要逐步探索和完善的系统工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思想的激荡、利益的博弈和智慧的闪光,伴随着正能量和负能量的此消彼长。突破教育改革困境的路径,应努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着力加强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面更广、关联度更高,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在提倡和鼓励基层学校、单位勇于试点、敢于创新的基础上,着力加强统筹领导和顶层设计,通过“自上而下”的整体谋划和强力推动,努力为基层改革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是高度关注教育改革的协同推进。做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篇大文章,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视角,高度关注教育改革的协同性,从全局和整体上谋划和推进,从更高层次上协调和督促落实。如果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不配套,仅仅着眼于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往往会遇到重重阻碍,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是科学设计教育改革的实践载体。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改革局面和利益纠葛,在整体设计、协同推进,避免改革陷入碎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区域教育工作实际,明确总体工作路径,精心设计实践载体,实行重点突破,鼓励试点先行。
四是大力营造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改革过程也是汇集改革共识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不同的利益群体难免会发出不同声音,但只要宣传和引领工作做得到位,疑惑、误解和抱怨就会转化为理解与支持。为此,要树立“教育宣传也是生产力”的思想观念,用“传播、沟通、服务、引领”大宣传理念指导宣传工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作者系山东省东营市教育局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